养生文化网/养生常识/饮食养生/四季养生/养生保健/养生人群/中医养生/运动养生/养生食材/养生菜谱/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营养价值 > > 正文

生姜的功效 吃生姜的好处超乎你的想象

2018-01-18 11:48:56 来源: 养生文化网  点击: 标签:

导读: "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健康"是一句众人所知的养生是俗语。如今正值夏日,生姜本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养生食材,它不但可以调味、温中降逆止呕,还可以起到解暑、消肿止痛的效果。可是,大家有所不知

  "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健康"是一句众人所知的养生是俗语。如今正值夏日,生姜本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养生食材,它不但可以调味、温中降逆止呕,还可以起到解暑、消肿止痛的效果。可是,大家有所不知,生姜虽然好处很多,但是生姜食用过度或者吃法不对,它就会毒如砒霜、致癌。下面三九养生堂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在生姜功效和食用时应该加以注意的地方。

  英文名

  Dried Ginger.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采收和储藏

干燥后去掉泥沙、粗皮,扬净即成

  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茎叶枯萎时挖取根茎,去掉茎叶、须根,烘干。干燥后去掉泥沙、粗皮,扬净即成。

  原形态

  姜,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根茎肥厚,断面黄白色,有浓厚的辛辣气味。叶互生,排成2列,无柄,几抱茎;叶舌长2-4mm;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5-30cm,宽1.5-2.2cm,先端渐尖,基部狭,叶革鞘状抱茎,无毛。花葶自根茎中抽出,长15-25cm;穗状花序椭圆形,长4-5cm;苞片卵形,长约2.5cm,淡绿色,边缘淡黄色,先端有小尖头;花萼管长约1cm,具3短尖齿;花冠黄绿色,管长2-2.5cm,裂片3,披针形,长不及2cm,唇瓣的中间裂片长圆状倒卵开,较花冠裂片短,有紫色条纹和淡黄色斑点,两侧裂片卵形,黄绿色,具紫色边缘;雄蕊1,暗紫色,花药长约9m,药隔附属体包裹住花柱;子房3室,无毛,花柱1,柱头近球形。蒴果。种子多数,黑色。花期8月。

  生境分布

  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各少广为栽培。

  性状

  干燥根茎为扁平、不规则的块状,有指状分枝。长4~6厘米,厚0.4~2厘米。表面灰白色或灰黄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在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质坚实,断面颊粒性,灰白色或淡黄色,质松者则显筋脉,有细小的油点及一明显的环纹。气芳香,味辛辣。以质坚实,外皮灰黄色、内灰白色、断面粉性足、少筋脉者为佳。

  炮制

干姜:拣净杂质,用水浸泡3~6小时,捞出,闷,润后切片或切成小方块

  干姜:拣净杂质,用水浸泡3~6小时,捞出,闷,润后切片或切成小方块,晒干。炮姜:取姜块,置锅内用武火急炒至发泡鼓起,外皮呈焦黄色,内呈黄色,喷淋清水少许,取出,晒干。

  性味

  辛,热。

  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大热,无毒。"

  ③《药性论》:"味苦辛。"

  归经

  入脾、胃、肺经。

  ①《本草经解》:"入肝、肺、肾经。"

  ②《得配本草》:"干姜,入手少阴、足太阴经气分;炮姜,入足太阴经血分。"

  功能主治

  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次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

  ①《本经》:"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潞下痢。生者尤良。"

  ②《别录》:"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

  ③《药性论》:"治腰肾中疼冷,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治嗽,主温中,霍乱不止,腹痛,消胀满冷痢,治血闭。病人虚而冷,宜加用之。"

  ④《唐本草》:"治风,下气,止血,宣诸络脉,微汗。"

  ⑤《日华子本草》:"消痰下气,治转筋吐泻,腹藏冷,反胃干呕,瘀血,扑损,止鼻洪,解冷热毒,开胃,消宿食。"

  ⑥《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通心气,助阳,去脏腑沉寒,发诸经之寒气,治感寒腹痛。"

  ⑦王好古:"主心下寒痞,目睛久亦。""经炮则温脾燥胃。"

  ⑧《医学入门》:"炮姜,温脾胃,治里寒水泄,下痢肠澼,久疟,霍乱;心腹冷痛胀满,止鼻衄,唾血,血痢,崩漏。"

  ⑨《药品化义》:"炮姜,退虚热。"

  ⑩《长沙药解》:"燥湿温中,行郁降浊,下冲逆,平咳嗽,提脱陷,止滑泄。"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5钱。

  注意

  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服。孕妇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秦椒为使。恶黄连、黄芩、天鼠矢。杀半夏、莨菪毒。"

  ②《本草经疏》:"久服损阴伤目。阴虚内热,阴虚咳嗽吐血,表虚有热汗出,自汗盗汗,脏毒下血,因热呕恶,火热腹痛,法并忌之。"

  附方

  ①治卒心痛:干姜末,温酒服方寸匕,须臾,六、七服,瘥。(《补缺肘后方》)

  ②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伤寒论》通脉四逆汤)

  ③治中寒水泻:干姜(炮)研末,饮服二钱。(《千金方》)

  ④治头目旋晕吐逆:川干姜二两(炮),甘草一两(炙赤色)。上二味,为粗末。每服四、五钱,用水二盏,煎至八分,食前热服。(《传信适用方》止逆汤)

  ⑤治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各一两,半夏二两。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三服。(《金匮要略》干姜人参半夏丸)

  ⑥治伤寒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太热者: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伤寒论》干姜附子汤)

  ⑦治脾寒疟疾:㈠干姜、高良姜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服。㈡干姜炒黑为末,临发时以温酒服三钱匕。(《外台》)

  ⑧治寒痢青色:干姜切豆大,海米饮服六、七枚,日三夜一。(《补缺肘后方》)

  ⑨治吐血不止:干姜为末,童子小便调服一钱。(《千金方》)

  ⑩治吐、下血:当归、阿胶各八分,川芎五分,蒲黄一钱,柏叶一钱五分,炒姜炭七分。上水煎,百草霜末点服。(《观聚方要补》断红饮)

  ⑾治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易伤难化,无力、肌瘦:干姜(频研)四两,以白饧切块,水浴过,入铁铫溶化,和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饮下三十丸。(《十便良方》)

  ⑿治肾若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干姜苓术汤)

  ⒀治暴赤眼:白姜末,水调,贴脚心。(《普济方》)

  ⒁治痈疽初起:干姜一两。炒紫,研末,醋调敷周围,留头。(《诸症辨疑》)

  要想身体好,生姜要这么吃

  第一,留皮

  有过烧菜经验的朋友一定会有这样的经历,就是使用生姜调味的时候,会去皮,其实这样做会大大削减生姜的营养价值。其实生姜皮与生姜肉的性能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性凉,一个性温。《医林纂要》中曾记载"姜皮辛寒",而中医理论也有留姜皮则凉,去姜皮则热"之说。所以在食用生姜的时候尽量留皮,从而发挥出生姜更为全面的营养价值。

  第二,上火时别吃

  上火别吃生姜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多阴虚火旺的朋友并不知道自己不宜吃生姜。生姜性温,所以天气炎热时、机体上火时亦不宜吃生姜。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生姜的功效和食用时的注意事项,生姜虽然好处多,但是吃法不对,就会毒如砒霜,尤其是吃到烂掉的生姜,它还会致癌。所以现在虽然时值夏日,但是我们千万不可盲目多吃生姜,一定要记住要适量食用还要注意食用方法。

频道推荐

常识饮食保健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