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国庆假期结束的第一天,迎来了寒露节气。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当中的第五个节气,到了寒露之后,日照减少,此时寒气渐生,此时有很多大的养生常识要了解。到了寒露的时候,也有一些禁忌需要了
国庆假期结束的第一天,迎来了寒露节气。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当中的第五个节气,到了寒露之后,日照减少,此时寒气渐生,此时有很多大的养生常识要了解。到了寒露的时候,也有一些禁忌需要了解。
寒露养生常识
1、适时添衣
到了寒露的时候,大家应该要为身体增添衣物,天气寒冷很有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疾病。这个时候老人和儿童应该要做好防寒措施,因为这类人群体质比较虚弱,要及时的增添衣物,这样能够预防多种疾病的出现,身体才会更健康。
2、朝盐晚蜜
寒露节气的时候,可以说是秋季的热与冷交替开始。在秋天的时候,干燥是让人们非常苦恼的一个问题,一些人因为秋燥可能会引起疾病。此时大家需要做的就是预防秋燥,有养生专家提出,寒露比较好的饮食方面,就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3、早睡早起
要知道寒露过后就是昼短夜长,这个时候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所以大家在平时应该要保养阳气,生活中人们需要调整自己的起居时间。在古书中有记载“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主要就是告诉人们,在秋季的时候要养生。
4、养阴防燥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悦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苏所长表示,寒露时节养生跟秋分不一样,寒露养生主要的是预防“凉燥”,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
5、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因此市民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以防“寒从足生”。市民可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寒露养生禁忌
1.适时添加衣服
除此之外就是,寒露过后,天气会非常的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一些衣服。俗话悦"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的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的人,那么就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
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好厚薄搭配起来,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寒露时节的时候,在起居上,更要合理的进行安排。研究认为,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的时候,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就会增强。当环境气温降低之后,人体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因此,为了及时预防感冒,就要适时添加一些衣服。
同时,还应随时备好急救药品,防止因气温骤降而引发哮喘、中风、心肌梗死等突然疾病。
2.注意养阴防燥
入秋之后,天气就变的非常的干燥,想必这是很多人都能够感受到的,寒露之后,干燥的程度还会继续加重,一不小心就会中招,出现中医上所说的“凉燥”症状,就比如咽干,鼻干,皮肤干燥等等。因此在这个时候就要注意做好养阴防燥啦!
3.起居的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寒露之后,还应该早睡早起,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适当的早起,就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
4.饮食的养生
“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寒露时节的燥邪之气容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部,就会让人很容易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秋燥症状。饮食调理上还是要遵循“少辛多酸”的原则,雪梨、蜂蜜、杏仁、芝麻、柿子等柔润之品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结语:上文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寒露养生常识,我们现在应该知道到了寒露的时候,如何做能够预防疾病出现了。因为寒露气候干燥,并且比较冷,这个时候大家需要为身体保暖,也要多喝一点水,减少干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