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网/养生常识/饮食养生/四季养生/养生保健/养生人群/中医养生/运动养生/养生食材/养生菜谱/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常识 > 养生生活 > > 正文

不要让过劳侵蚀生命

2019-01-04 14:06:19 来源: 养生文化网  点击: 标签:

导读:   最近几周,北京两家三甲医院接连倒下三名医生。紧张的工作节奏,超负荷的工作强度,让很多医护人员无暇顾及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少同行悲哀地表示,下一个倒下去的可能就是自己

   最近几周,北京两家三甲医院接连倒下三名医生。紧张的工作节奏,超负荷的工作强度,让很多医护人员无暇顾及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少同行悲哀地表示,下一个倒下去的可能就是自己。

当然,不只是医疗卫生行业,其他领域也有一些人英年早逝。

这些人的突然离世,多与高强度的加班、连续的熬夜和作息不规律有关。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大一二线城市,有个社会学术语称之为“过劳死”。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过劳死现象的背后或许还有不为人知的心理因素。性格特征:“疑病”能力不足及自我放弃

人一般都会对身体的变化有所关注,比如打个喷嚏,会想到是不是着凉了?腹泻了,是不是吃了不洁的东西?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这是一种基本自我保护能力,也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特征。

如果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检查的话,这种心理特征的得分称为疑病量表分。如果这种能力过于敏锐,那么有一点轻微的躯体症状就会担心自己得病了,甚至会频频就医。个别严重者可能还会患上一种心理疾病——疑病症。

但是,如果对躯体症状觉察能力迟钝的话,则会忽视一些疾病的信号,继而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有的因过劳而死的人,不排除存在这种“疑病”能力不足的可能。当然,更大的可能是,他们不论是愿意或不愿意,工作占据了他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对于工作以外的信息,包括躯体感觉的变化,他们即使感知到了也无暇顾及。这就是“疑病”的心理能力被迫让位于现实的压力。

另外,对个体而言,过劳在现实层面的意义是勤奋敬业,但在纯粹的心理层面,却存在对自我的不满意,以至对自我过度地使用或榨取。这样,自我就逐渐被轻视、被放弃。最后,也放弃了对自我的保护,在现实层面就表现为过劳死的发生。慢性应激:让生命耗于无形,消于一旦

古语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对于生命,有些外界刺激的作用也是如此。

某地一转业军人,贷款开办了一家工艺品加工厂。由于当地很多同类工厂之前都生意兴隆,所以他最初信心满满,还为此被选为村长。他起早贪黑昼夜不舍地操持工厂,后来因大环境不给力,厂子严重亏损,近百万贷款也打了水漂。更要命的是,大部分贷款都是以两个堂兄弟的名义借贷的。所以他不仅要时时应付银行的催债,还得经常和两个堂兄弟、弟媳周旋。某日傍晚,他出门一个跟头再没起来。医生诊断为猝死。

这位村长生前就处于一种慢性应激状态。

慢性应激是指个体处于一种长期慢性的压力状态之中。慢性应激的发生与外在处境以及当事人的个性均有关。一些持续恶劣的人际关系,如不良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同事关系等,都有可能让人处于慢性应激当中。如果当事人有好面子、要强、求全的个性,又有压抑、回避、忍耐的特点,则更容易促使慢性应激的发生。

遭受慢性应激的人在无意识中常常过度采用“压抑”的心理防御方式来应对矛盾冲突中的不良情绪。过度压抑的结果不仅抑制了愤怒、攻击等情绪行为反应,由于身心一体性,作为具有监控和防御功能的免疫系统也同时被压抑了。这样有些病变就会在免疫监控被削弱的时候悄悄地发生了。另外,由于慢性应激的存在,个体需要花费心理能量去与应激源对抗。时间一长,人的心理资源就被逐渐耗竭,还可能患上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疾病。有的即使没有疾病的表现,也会慢慢变得消极、悲观、脆弱。一个新任务的出现,就可能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职业倦怠:过劳最常见的反应

很多过度劳累的人似乎都是工作狂。其实,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被迫加班的。这些人在工作中感受不到乐趣和满足,工作就是负担,工作就是压力。工作时感觉就是紧张、单调、枯燥。工作后感觉是疲惫、沉重、烦闷。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职业倦怠,是一种对心理储备的耗竭或透支。

职业倦怠,不仅会使工作效率降低,严重者还会使职场人产生消极悲观、轻生厌世的感觉。富士康员工的连续跳楼,就不乏职业倦怠的因素。因此,如果说过劳死是身体的一种选择,那么自杀就是职业倦怠者心理的选择。关爱自我:别让自己累到耗竭

在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工作任务较高的情况下,出现持续的紧张焦虑、失眠健忘、疲乏劳累、兴趣减退、性欲降低、胃口变差、头疼头昏等,则需要提醒自己该放慢脚步了。有位过劳死的医学专家在离世前,说了一句话:“我太累了,想歇一歇了。”说完即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所以,一定不要让自己累到耗竭的程度。

人在过度劳累的时候,首先需要的就是休息。最为直接有效的就是睡一个好觉。在休息时,一定要在心理上将工作和生活划一个分界线。工作时工作是第一位的,休息时自己是第一位的。不能将工作压力渗透到生活中。

另外,比较高级的休息就是除了工作之外,还有让自己自豪和喜欢的事情可做,比如一项运动,一项爱好,一个特长。从生理学上讲,从事这些事情,可让大脑的不同部位轮流工作,既丰富了生活,带来心理上的愉悦,又可以为工作养精蓄锐。文/宋崇升(北京回龙观医院)

频道推荐

常识饮食保健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