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宜动防春困
由冬入春,人的抗病能力、气候适应能力较弱,流行性传染病又较多,稍不注意就会感染疾病。因此,针对春天的气候特点,人们应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劳逸适度,以增强抗病能
宜动防春困
由冬入春,人的抗病能力、气候适应能力较弱,流行性传染病又较多,稍不注意就会感染疾病。因此,针对春天的气候特点,人们应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劳逸适度,以增强抗病能力。
春天是运动锻炼和户外健身活动的好时节。然而,在乍暖还寒的早春时节,如果健身运动中身体活动量过大、出汗过多,受凉后很容易感冒和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受气温和人体自身因素的影响,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包括肌肉功能尚处于较低的水平,肌肉和韧带也较僵硬,因此锻炼应当适度,一些激烈的运动方式不应成为春季首选。此外,春季阳气发泄,气血易趋向于体表,故皮肤毛孔疏松易汗出。若做剧烈运动,易致大汗出,阳气外泄。
宜多甘少酸
经过寒冷的冬季,人们衣着厚重,加之春节时期的大鱼大肉,活动量又少,体内很容易有积滞。到了春季,很多人会出现头昏体热、喉中痰涎增多、咳嗽、四肢困倦、腰脚无力等症状,因此春季养生应从饮食调养等方面入手。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壮,人可延年益寿。因为春天是肝旺之时,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偏亢,损伤脾胃,这也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在春季多发的原因之一。所以春季应少食酸性食物,适当多吃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新鲜蔬菜、水果、干果等以养阴敛阴、养肝护脾。对于肝气不足者,则可适当多吃些酸性食物。
此外,春天应该少吃刺激性及不好消化的食品,如糯米、面团等,多吃清淡之品。如果有胸闷、痰涎、喉咙不适、头晕眼花等症,可用菊花、陈皮、牛蒡子、甘草、少许盐泡水代茶饮,可清肝明目、消除食积,并保持排便通畅。
宜调整作息
中医养生认为,人生于天地之间,其生命活动要与春夏秋冬的“生”、“长”、“收”、“藏”相一致。根据四季变化来调整自己的作息,顺应自然,能够改善睡眠质量,起到很好的养生作用。
《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春是万物开始生长之季,天地之气此季开始萌发。在春季应晚睡早起,一般保持在晚上10点半左右入睡即可,早晨6点左右起床为宜,这样有利于机体内阳气的生长。(黎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