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网/养生常识/饮食养生/四季养生/养生保健/养生人群/中医养生/运动养生/养生食材/养生菜谱/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 中医词典 > > 正文

水痘

2018-01-18 12:52:23 来源: 养生文化网  点击: 标签:

导读: 水痘在古时候被叫做天花,发病率很高,在以前医学不发达的时候这种病症死亡率还很高,现在这类病症被解决了,这种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下面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

  水痘在古时候被叫做天花,发病率很高,在以前医学不发达的时候这种病症死亡率还很高,现在这类病症被解决了,这种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下面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临床以皮肤粘膜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

  简要总结

  病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好发年龄:主要好发于儿童

  潜伏期:2周左右。

  前驱症状:发热等不适,1~2日内出皮疹,从躯干向四肢蔓延。

  皮损特征:丘疹、水疱、结痂同时存在,绿豆大小,周围有红晕, 粘膜可发疹(Fig1)。

  自觉症状:微痒。

  病程:2~3周。

  预后:有自限性,一般不留疤痕,可引起神经皮肤再感染,表现为带状疱疹。

  流行病学

水痘传染性强。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一周都有传染性。儿童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痘,因二者病因同一。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也可接触污染的用物间接待染。

  水痘传染性强。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一周都有传染性。儿童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痘,因二者病因同一。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也可接触污染的用物间接待染。

  该病以冬春季发病为主,主要为2~10岁的儿童发病。人群普遍易感,但一次发病可终身免疫。

  传染源 :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也可发生水痘,但少见。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获得母体抗体,发病较少,妊娠期间患水痘可感染胎儿。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

  流行特征: 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该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2%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儿童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

  病原学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virus,VZV),呈砖形、直径为150-200nm,核酸为DNA,有立体对称的衣壳,在细胞内繁殖。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VZV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疱疹和血液中,经飞沫或直接接触疱液而传染,已知VZV可经医疗器械传播。VZV主要经呼吸道侵入,在粘膜上生长繁殖,然后入血和淋巴液,在网状内皮细胞内第二次繁殖引起病毒血症和全身病变。主要损害部位在皮肤,偶尔累及内脏。

  其外为20面体核衣壳,衣壳表面有一层脂蛋白包膜,内含补体结合抗原,不含血凝素或溶血素。

  该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可在人胚纤维母细胞、甲状腺细胞中繁殖,产生局灶性细胞病变,细胞核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和多核巨细胞。人为唯一的宿主。

  VZV生活能力较弱,不耐高温,不能在痂皮中存活,易被消毒剂灭活。但能在疱疹液中-65℃下存活8年。

  病毒先在上呼吸道繁殖,小量病毒侵入血中在单核吞噬系统中繁殖,再次大量进入血循环,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侵袭皮肤及内脏,引起发病。

  现代医学病因病理

  病毒由呼吸道侵入,在粘膜上生长繁殖后入血及淋巴液,在网状内皮细胞系统再次增殖,侵入血液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和全身病变,主要损害部位在皮肤,皮疹分批出现与间歇性病毒血症有关。随后出现特异性免疫反应,病毒血症消失,症状缓解。当免疫功能低下时易发生严重的全身播散性水痘。有的病例病变可累及内脏。部分病毒沿感觉神经末梢传入。长期潜伏于脊神经后根神经节等处,形成慢性潜伏性感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患恶性肿瘤,受刺激)病毒被激活,导致神经节炎,并沿神经下行至相应的皮肤节段,造成簇状疱疹及神经痛,称为带状疱疹。

  水痘病变主要在表皮棘细胞。细胞变性、水肿形成囊状细胞,后者液化及组织液渗入形成水疱,其周围及基底部有充血、单核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浸润,多核巨细胞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水疱内含大量病毒。开始时透明,后因上皮细胞脱落及白细胞侵入而变浊,继发感染后可变为脓疱。皮肤损害表浅,脱痂后不留瘢痕。粘膜疱疹易形成溃疡,亦易愈合。水痘个别病例病变可累及肺、食管、胃、小肠、肝、肾上腺、胰等处,引起局部充血、出血、炎细胞侵润及局灶性坏死。带状疱疹受累的神经节可出现炎细胞浸润、出血、灶性坏死及纤维性变。

  病毒先在鼻咽部繁殖,然后侵入血液,可能在单核吞噬细胞中复制,并向全身扩散,故病毒血症是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发疹的基础。病变主要在皮肤的棘状细胞层,呈退行性变性及细胞内水肿,形成囊状细胞,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囊状细胞或多核巨细胞裂解及组织液渗入后,即形成疱疹。真皮有毛细血管扩张和单核细胞浸润。

  粘膜病变与皮疹类似,但疱疹常破裂形成小溃疡。此外,在个别死亡病例尸检中,发现许多脏器如食管、肝、胰、肾盂、输尿管、膀胱、肾上腺等有小灶和结节状实变区,伴多个出血灶,镜下见肺间质的渗出液主要为红细胞、纤维素及含嗜酸性小体的多核巨细胞。水痘脑炎与麻疹脑炎和其他感染后脑炎相似,表现为血管周围的脱髓鞘改变。

  临床表现

  该病潜伏期为14~15日左右。起病急、轻、中度发热且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旁疹→症疹→脱症的演变过程,脱症后不留疲痕。水疤期痛痒明显,若因摧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体弱者可出现高热,约4%的成年人可发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

  大多见于1-10岁的儿童,潜伏期2-3周。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约经2-3天水疱干涸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皮损呈向心性分布,先自前颜部始,后见于躯干、四肢。数目多少不定以躯干为多,次于颜面、头部,四肢较少,掌跖更少。粘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皮损常分批发生,因而丘疹、水疱和结痂往往同时存在,病程经过2-3周。若患儿抵抗力低下时,皮损可进行性全身性播散,形成播散性水痘。水痘的临床异型表现有:大疱性水痘、出血性水痘、新生儿水痘、成人水痘等。

  并发症

  皮肤疱疹继发感染 可引起脓疱疹、蜂窝织炎、败血症等。

  肺炎 成人多为原发性水痘肺炎,发生在出疹后1~5日,儿童常为继发性肺炎,多发生于病程后期2~3周,X线有间质性肺炎样病变,可持续6-12周。

  水痘脑炎 发病率低于1‰,儿童多于成人,常于出疹后一周发病。临床表现与脑脊液所见与一般病毒性脑炎相似,病死率约5%,存活者15%有永久性后遗症,如癫痫,智力减退、或行为异常等。

  神经系统 脑炎常在出疹后数日出现,发病率<1‰,死亡率为5%~10%。呈现小脑症状者如共济失调、眼球震颤、颤抖等较出现惊厥及昏迷等脑症状者预后为好。存活者中15%有癫痫、智能低下和行为障碍等后遗症。其他神经系统合并症包括:格-巴综合征、横断性脊髓炎、面神经瘫痪、伴暂时性视力丧失的视神经炎和下丘脑综合征等。Reye综合征在水痘后发生者占10%。

  其它水痘肝炎、心肌炎、肾炎等均很少见。

  临床诊断

  诊断要点

  病前2~3 周有与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密切接触史。

  发热与皮疹(斑丘疹、疱疹)同时发生,或无发热即出疹。皮疹向心性分布,以躯干、头、腰处多见。皮疹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疹→结痂,不同形态皮疹同时存在,痂盖脱落后不留疤痕。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高。

  辅助检查

  可选作下列实验室检查:

  取新鲜疱疹内液体作电镜检查可见到疱疹病毒颗粒能快速和天花病毒相鉴别

  在起病3天内取疱疹内液体接种人胚羊膜组织病毒分离阳性率较高

  血清学检查常用的为补体结合试验水痘病人于出诊后1~4天血清中即出现补体结合抗体2~6周达高峰6~12个月后逐渐下降亦可用间接荧光抗体法检测④PCR方法检测鼻咽部分泌物VZV DNA为敏感和快速的早期诊断手段。

  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增高。

  疱疹刮片或组织活检,刮取新鲜疱疹基底物用瑞氏或姬姆萨染色检查多核巨细胞,用酸性染色检查核内包涵体。

  病毒分离 在起病3天内取疱疹液做细胞培养,其病毒分离阳性率高 ,后用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咐试验及放射免疫等方法鉴定。也可取新鲜疱疹内液直接做电镜检查。

  鉴别诊断

  该病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脓疱病 :好发于鼻唇周围和四肢暴露部位。易形成脓疱及黄色厚痂,经搔抓而播散。不成批出现,无全身症状。

  带状疱疹 :疱疹呈成簇状排列,沿身体一侧的皮肤周围神经分布,不对称,有局部疼痛。

  丘疹样荨麻疹: 系婴幼儿皮肤过敏性疾病。皮疹为红色丘疹,顶端有小水疱,无红晕,分批出现,离心性分布,不累及头部和口腔。

  疱疹性湿疹(Kaposi水痘样皮疹): 当湿疹兼患单纯疱疹感染。临床表现多急起、高热、虚脱及水痘样皮疹,常呈暴发性病程,病死率高,皮肤受累面积广,体液大量丢失,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休克或继发性感染而死亡。

  苔藓样荨麻疹: 多见于婴幼儿。皮疹尖端稍似疱疹,但较水痘小而坚实,多分布于四肢、躯干,分批出现红色丘疹、瘙痒。多有过敏史及昆虫叮咬或肠蛔虫感染史。

  手足口病: 多见于4岁以下小儿。四肢远端如手掌、足底或指、趾间出现水疱疹,很少形成溃疡,不结痂。病原体为柯萨奇A16、10、17型肠道病毒等。

手足口病: 多见于4岁以下小儿

  治疗

  患儿应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与水痘接触过的儿童,应隔离观察3周。该病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至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瘙痒。加强护理,防止继发感染。积极隔离病人,防止传染。对于抵抗力低下者,可肌注丙种球蛋白3ml/日,连续3天。

  早期隔离至皮疹完全结痂干燥为止。局部治疗以止痒和防止感染为主,可外搽龙胆紫液,继发感染者可外用抗菌素软膏。继发感染全身症状严重时,可用抗生素。忌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防止水痘泛发和加重。

  疱疹破溃或继发感染时局部可涂1%甲紫溶液,未破溃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抹。早期采用阿糖腺苷10mg/(kg*日)或用无环鸟苷8mg/(kg*日),用5~7天,或加用干扰素,可抑制病毒的复制。每日肌注维生素 B12 500~1000ug,也有一定的疗效。有继发感染时可选用有效的抗毒素,水痘不宜使用激素以免引起病毒播散。

  对免疫能力低下的播散性水痘患者、新生儿水痘或水痘性肺炎、脑炎等严重病例,应及早采抗病毒药物治疗。阿糖腺苷10mg/kg?d,静脉滴注。或无环鸟苷5-10mg/kg,每8小时一次静脉注射,疗程5-7天,或加用a-干扰素,以抑制病毒复制,防止病毒扩散,促进皮损愈合,加速病情恢复,降低病死率。

  预防保健

  基本方法

  该病的预防重点在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至全部症疹为止。对有接触史的高度易感者可在3日内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或高效价带状疱疹免疫血浆,以减少发病的危险性。

  隔离患者至全部皮疹结痂或出疹后7天。其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暴晒法消毒。接触水痘的易感者应留检3周,也可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0.4-0.6ml/kg)或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5ml,可明显降低水痘的发病率,减轻症状。最近几年研制的水痘病毒活疫苗,用于正常易感儿童预防有效。

  隔离患儿至全部皮疹结痂为止,尽量避免易感儿接触水痘,可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接触水痘后3日内接种仍然有效,故可给予正在进行激素治疗的接触者。 保护免疫低下易感儿,可在接触后尽早肌注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2-5ml,可降低发病率与减轻病情,正在使用激素者,应酌情减低用量或停药。

  疫苗接种

  水痘疫苗自1995年以来被人们所使用来对抗这种疾病。一些国家要求儿童在进入小学前接种疫苗。但是疫苗保护不是终身的,在第一次接种疫苗后五年后有必要再次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后的通常反应是:

  注射后42天发烧至38.9℃

  注射后两天在注射部位疼痛、瘙痒

  在注射后8到19天在注射部位出现皮疹,如果出现,便有传染性

  在注射后5到26天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出现皮疹。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便有传染性

  当反应发生时应该做什么?控制发烧及减轻不适,吃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的药。(在中国常见药物名:百服宁、必理通、泰诺、扑热息痛、醋氨酚)

  水痘是怎么发生的?

  水痘常见于2~10岁的儿童,是一种发病急、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水痘好发于冬春两季,常在幼儿园或小学校内引起流行。

  水痘的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疱疹的浆液和口腔分泌物中。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也就是说如果健康的儿童与患水痘的儿童经常一起玩耍、说话、密切接触都可感染而发病。所以一旦患了水痘应注意隔离,在完全治好以前不应去幼儿园或上学。即使是与水痘患者接触过的小孩,也应隔离观察2~3周。因为感染病毒后不是立即发病,一般要经14~17天的潜伏期,长者可达3周。

  水痘传染性很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与之接触的儿童约90%发病。而且从发病前一日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

  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成人较儿童明显,一般1~2天内发疹。首先发于躯干,逐渐延及头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即躯干多,面部四肢较少,手掌,足跖更少。初起为红色小丘疹,数小时后变成绿豆大小的水疱,周围绕以红晕。水疱初呈清澈的水珠状,壁薄易破,伴有瘙痒。经2~3天而干燥结痂,以后痂脱而愈,不留疤痕。在发病3~5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发生,故同时可见丘疹、水疱、结痂等不同时期的皮损,病程约 2~3周。

  口腔、眼结合膜、咽部、外阴等粘膜也偶可发生损害,常形成溃疡而伴有疼痛。

  皮疹并非出得越多越好,只要符合一般的出疹规律,多一些或少一些都是正常现象。若水疱抓破后继发细菌感染,可发生皮肤坏疽,甚至引起败血症。此外,少数患者还可出现水痘性肺炎、脑炎、心肌炎及暴发性紫癜等并发症。

  中医学认为该病属外感时邪热毒,湿热郁于肌肤所致。

  出水痘会不会留疤痕?

  水痘发生的部位较广泛,可延及头面部,且成批出现,数目较多,故有人担心会不会留下疤痕,影响美观。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一般来说水痘按照自然病程发生、消退,即使水疱较大破溃后形成糜烂面,也会很快痊愈,愈后不留疤痕。但若不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反复搔抓破溃后易继发细菌感染,甚至发生坏疽,愈后会有疤痕。因为单纯水痘的损害部位很浅,未到达真皮组织,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则会向下破坏而导致疤痕形成。

  可见出水痘不会留下疤痕。但是在临床上水痘还有几种特殊类型,应引起注意。

  (1)大疱型水痘 只见于2岁以下的儿童。为成批发生的2~7cm大小的大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但痊愈很快。

  (2)出血性水痘 水疱内容物为血性,有高热及严重的全身症状。好发于营养不良、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使用免疫抑制剂及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病人。

  (3)新生儿水痘 通常是在生产时由母亲而感染,一般症状表现较轻,但亦可发生系统损害而致死。

  (4)成人水痘 症状较小儿为重。前驱期长,高热,全身症状较重,皮疹数目多,也更痒。

  以上几种特殊类型虽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就应加强护理,防止继发感染。否则不仅仅是留疤痕的问题,还可发生肺炎、脑炎、心肌炎、肾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中医如何治疗水痘?

  现代医学对病毒性疾病没有特效药,故水痘的治疗主要是预防继发感染和加强护理。发热期应卧床休息,食易消化食物,保证营养和水分的供给;体温较高者可予退热剂,皮肤瘙痒甚者可口服抗组胺药,亦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水疱破溃后涂2%龙胆紫等等,均为对症治疗。

  中医认为该病为外感时邪,伤及肺脾,生湿化热,发于肌肤所致。治疗以疏风清热、解毒祛湿为主,根据病情的轻重可分以下两种类型:

  (1)风热夹湿证属轻型,证见发热,咳嗽,流涕,水痘红润,分布稀疏,内含水液清澈明亮,伴有瘙痒,纳差,二便调和,舌苔薄白,脉浮数。治宜用疏风解表,清热祛湿法。方选银翘散加减。

  (2)湿热炽盛证属重证,多见于体质虚弱的患儿。发热重,表现为壮热烦渴,唇红面赤,精神萎靡,痘疹稠密色紫暗,痘浆混浊不透亮,甚至口腔亦见疱疹,伴有口干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苔黄厚而干,脉洪数或滑数。此乃邪盛正笃,湿热毒邪内犯。治疗当加大清热凉血解毒之力。方选加味消毒饮加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适当选择西药对症治疗,如退烧、止痒等。其余在护理、饮食、消毒、隔离等方面中西医的要求都是一致的。

  水痘(varicella)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传染性强。一般感染后可获终身免疫。

  感染水痘并非终生免疫?

  新研究发现,许多水痘患者说他们已经患过一次该病了,这表明重复感染可能比以前认为的更多见。通常的看法是感染一次水痘可提供终生免疫。

  由美国北卡罗林那大学的霍尔(Susan Hall)领导的研究者报告,1999年国某地区13%的水痘感染者称自己以前已有过一次发作。很有趣的是,近一半的人说他们的家人已有人两次感染。诊断的医生可能把另一种相似的疾病当成水痘了。或者,也许有少数人可能或真的会感染两次,研究作者CDC的西沃德(Jane Seward)告诉路透社记者。于是,他们检查了1995-1999年洛杉矶郡所有报告水痘的二次感染率。1995年,称自己患过两次水痘者为4.5%,而1999年则为13%。

  很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感染一次水痘可让免疫系统抵御今后的发作,这样怎么会有人再次感染呢?西沃德说,答案可能在于个人首次感染引起完全免疫的能力。他解释,水痘由水痘病毒引起,它属疱疹家族。如果某人在幼年时患了水痘,但成年以后,可能体内水痘病毒再激活引起带状疱疹。可能有些人不会产生足够保护力的抗体,西沃德说,一生只得一次水痘的观点并不是绝对的。

  在约见记者时,他和合作者――洛杉矶郡卫生科的贾曼(Aisha O. Jumaan)说,许多再次感染都起是因于感染了与水痘病毒类似的病原物。它们看起来象水痘病毒,它们的行为也象水痘病毒……一些疾病可能与水痘相似,西沃德说。他们在6月6日的《儿科学》杂志(Pediatrics 2002;109:1068-1073)中,提出了两个在儿童期有两次确实很象水痘感染的病例,其病情很象水痘的皮肤病变,而且也有与其他患者的接触史。但是,研究者强调,即使是症状与水痘很相似,也需在实验室确诊是否水痘。这样,这两个儿童,不管症状多象,可能也只是患了一次水痘。二次感染多见于在很小时患过该病者,而且病情也相对较轻。西沃德和贾曼建议,医生要仔细证实对孩子的诊断。

  需要接种水痘疫苗吗?

  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主要发生在儿童中的传染病。它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特别是多发于冬春季。以往由于水痘的症状比较轻,而且出过水痘以后就有终身的免疫力,所以人们常常认为没有必要在儿童中进行预防接种。 但是,由于水痘的传染性较强,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或由于接触患儿疱疹内的疱浆,以及通过衣服、玩具等而被传染。接触后90%以上未出过水痘的孩子都会发病,而且患水痘后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当幼儿园或小学中发生一例水痘以后往往会引起流行,严重时可能造成整个幼儿园或小学中大多数孩子感染。患水痘后,一般需要将患儿隔离至全部水痘疱疹结痂,这最少要2-3周,在这期间患儿不能上幼儿园或上学。 近年来还发现,一些患有严重疾病的孩子,如白血病或其他恶性肿瘤、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以及正在接受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化疗、放疗的儿童,患水痘后症严重,甚至直接引起死亡;即使是健康儿童出水痘也可能继发细菌感染,或引起脑炎、多发性神经根炎、肺炎等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是孕妇,怀孕早期罹患水痘,会造成胎儿畸形。而临近产期感染水痘,会造成胎盘传给胎儿,发生先天性水痘;此外受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水痘以后,病毒会潜伏在脊髓神经根中,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病毒被激活就会诱发带状疱疹,因此在儿童中开展预防接种,防止水痘的发生还是很有必要的。

  水痘疫苗是一种减毒的活的病毒疫苗。接种水痘疫苗后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而且水痘疫苗所产生的保护作用可以长期存在。美国已经把水痘疫苗列入儿童常规免疫计划中。推荐在儿童满1周岁后,最好在12-18个月间接种水痘疫苗。对18个月以上,未接受接种,也没有出过水痘的儿童,可在13岁以前的任何时间注射一次水痘疫苗。一般小年龄的儿童只要接种一次就可产生足够的免疫力,达到预防疾病的预期效果。而13岁以上还没有接受接种,也没有明确出过水痘的大年龄儿童(包括成人)需要注射二次,二次间应相隔4-8周。 水痘疫苗接种后的副作用很轻微。20%-25%的儿童有暂时、轻微的注射局部的疼痛、硬结、发红。在接种后1个月以内,有7%-8%会出现和接种有关的类似水痘的红斑和丘疹,但症状较轻。有极少数人(<1%)在接种水痘疫苗后,特别是那些接种后出现红疹的接种者,可能会将水痘传染给其他人。

  水痘疫苗中以和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同时接种,但需要使用不同的注射器和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如果不是同时接种,水痘疫苗和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的接种时间应该间隔至少1个月。 我国暂还没有把水痘苗列入常规的计划免疫程序,但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开始推广使用。据报道,上海已经成功地研制出了我国的水痘疫苗,疫苗的价格大大降低,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儿童也可以普遍接受水痘疫苗,免受水痘的侵袭。

  我国水痘疫苗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日前从中国科学院有关部门了解到,我国水痘疫苗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年生产能力为500万人份的新疫苗生产车间,将于今年8月在长春投入使用,我国不能大面积推广实施水痘疫苗免疫接种的历史即将结束。 水痘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儿童传染病,是发展中国家儿童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这种传染病的有效措施。承担着全国卫生防疫、计划免疫、医疗抢救、自然灾害所需生物制品生产任务的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是中国生物制品重要的生产基地和研究中心,获得各类生物制品生产批件115个,其中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人用纯化狂犬病疫苗、流行性感冒灭活疫苗是该所的主打产品。

  一周岁生日从水痘疫苗开始 患者饮食原则?

  (1)宜给予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宜饮绿豆汤、银花露、小麦汤、粥、面片、龙须鸡蛋面等。

  (2)忌油腻、姜、辣椒,香菇等刺激性食物及发物。

  (3)宜多饮开水。

  水痘患者应忌食

  ① 猪肉 为温补性食物。水痘为急性疱疹性传染病,中医认为是外感时邪病毒,实证宜泻不宜补。所以,水痘患儿,莫食猪肉。

  ② 羊肉 性温热,能益气补虚,但水痘为病毒传染性疾病。《中药大辞典》认为:外感时邪之人忌食羊肉,故水痘之儿亦当忌之。

  ③ 鸡肉 若小儿出水痘时,痘疹内陷,难以发出者,食之则宜。若水痘愈后,则应忌之。

  ④ 鸡蛋 小儿出水痘期间,适宜清淡饮食。

  ⑤ 肉桂 俗称桂皮、官桂,为民间常用的五香调料。性大热,味辛甘,属纯阳之物,温热助火、燥烈伤阴。

  此外,小儿患有水痘期间,还应当忌吃生姜、大葱、大蒜、洋葱、韭菜、辣椒、胡椒、芥菜、芫荽、香菇、南瓜、香椿头、鹅、带鱼、黄色、荔枝、桂圆肉、梅子、杏子、大枣、柿子、石榴、樱桃、栗子、以及炒花生、炒蚕豆、炒瓜子、糍耙、年糕、肥肉、猪油、茴香、咖喱、芥末等。

  中医对水痘的认识

  水痘,病名。见《痘疹方论》。又名水花、水疮、肤疹。是一种疱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儿童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两季较多。症见发热,皮肤及粘膜分批出现斑疹、丘疹和疮疹。由外感时邪风毒,内蕴湿热,袭扰卫分而发。《痘科纂要》描述患儿症状:“面赤唇红,眼光如水,咳嗽喷嚏,唾涕稠粘,身热二三不出,明净如水泡,易出易痂,与痘疮大不相同。”风热夹湿者,宜疏风清热渗湿,用银翘散加滑石;热毒炽盛者,宜清热解毒,用五味消毒饮加减。发热期间,注意休息,并注意皮肤清洁,勿抓破皮肤;若抓破溃烂,外擦青黛散。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1.风热型:

  症状:无发热或发热较轻,1-2日内出疹,先于躯干、头面部见红色小丘疹,疹色红润,疱浆清亮,根盘红晕不明显,疱疹稀疏,可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喷嚏等。脉浮数,舌质淡红,苔薄白。 治以疏风透表,清热解毒,或佐以利湿。

  方药用银翘散加减: 银花15克,连翘15克,牛蒡子12克,薄荷10克,桔梗10克,荆芥6克,竹叶6克,鲜茅根20克,紫花地丁15克,板兰根15克,甘草6克。水煎服,1日剂。若湿邪较重,可加滑石、木通等利水渗湿之品;疹边有红晕者,加丹皮、赤芍等;皮肤瘙痒甚,加蝉衣、僵蚕等。

  2.毒热型:

  症状:发热较高,或壮热不退,烦躁不安,口渴欲饮,面红目赤,水痘过密,疹色紫暗,疱浆晦浊;或伴有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小便短黄,脉洪数或沉实,舌质红或、绛,舌苔黄燥而少津。 治以清热解毒,凉营滋阴。

  方药用清营汤合清胃散加减: 水牛角10克,生地15克,丹参10克,玄参10克,麦冬12克,黄连6克,银花15克,连翘12克,当归12克,丹皮15克。水煎服,1日剂。疹色深红者可加紫花地丁、紫草、山栀清热凉营;阴津耗伤甚,口干燥者加花粉、麦冬、芦根等养阴生津;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大便干燥者,加服硝黄粉或大黄、枳实等泻火通腑。

  单方验方:

  1.银花12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剂,连服2-3天。

  2.芦根60克,野菊花10克,水煎连服2-3天。

  3.黄芩5克,木通2.5克,共为细末,或水煎,分-4次口服。若服散剂,其量减半。本方有清热利湿之功,适用于水痘湿热较盛者。

  4.三豆汤:黑豆、绿豆、赤小豆各60克(生用),甘草90克。将豆淘净,同甘草用雪水或长流水煮至豆熟为度,去甘草将豆晒干,又入汁再浸,再晒干。逐日取豆任意食用。适用于痘疹将发之际,服之令多者少、少者可无或有终生不出者。

  5.水痘方:柴胡3克,茯苓6克,桔梗3克,生甘草1.5克,黄芩1.5克,竹叶10片,灯草1团,水煎服。适用于水痘轻症。

  6.紫草0.3克,陈皮0.15克,为粗末,新汲水煎服。适用于小儿痘疮紫暗,发出不畅。

  外治法:

  1.苦参30克,浮萍15克,芒硝30克,水煎外洗,1日2次。

  2.止痒药方:地肤子30克,僵蚕15克,白鲜皮15克,芥穗15克,茵陈15克,败酱草15克,白矾9克,白芷9克,共为细末,擦于患处,每日-3次。

  3.青黛散:青黛、黄柏、石膏、滑石各等份,研为细末,撒布患处,或用麻油调敷,1日-2次。适用于痘疹破溃,继感邪秽时。

  针灸疗法:

  1.体针:治以清热疏风利湿。 取穴:大椎、曲池、合谷、丰隆、三阴交。 若痘疹紫暗,加血海以除血分湿热;若邪陷营血,高热神昏,加刺水沟、十宣放血,以清营凉血,清心开窍。

  2.耳针: 取穴:肺、脾、下屏尖、下脚端、神门、脑,每次选2-3穴,局部消毒,用毫针刺入,每日1次。也可用耳穴贴王不留行籽,每日揉按3次,每次3分钟。

  推拿疗法:

  手法:清天河水、揉小天心、退六腑、清脾经、开天门、推坎宫。

  加减:毒热重证,加清胃经、清肺经以清肺胃实热;高热神昏,加掐人中、掐老龙、拿肩进以清热开窍。

  结语:如果得了水痘大家也不必过于惊慌,因为这类疾病一般不会危及生命,我们有有效的方法能够治愈它。以上介绍的一些治疗方法大家也可以选择使用,这类一般情况下医生只会发一次。

文章阅读排行

NO.1 乳房纤维瘤【概述】  乳房纤维瘤是乳房的常见良性肿瘤,一般认为与雌激...

频道推荐

常识饮食保健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