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脑梗塞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它对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那么你知道腔隙性脑梗塞吗?什么是腔隙性脑梗塞呢?患上腔隙性脑梗塞该如何治疗呢?通过下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腔隙性脑梗塞 腔隙
脑梗塞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它对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那么你知道腔隙性脑梗塞吗?什么是腔隙性脑梗塞呢?患上腔隙性脑梗塞该如何治疗呢?通过下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腔隙性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塞系大脑动脉的深支闭塞所致的脑干和大脑深层非皮层部位的小梗塞灶。主要分布于壳核、尾状核、桥脑、内囊和脑回的白质。据中国研究腔隙病灶上界为20mm更能反应腔隙的实际大小情况,认为超过此限者为巨大腔隙,临床少见。高血压是本病的直接原因,据统计合并高血压者达90%。
腔隙性脑梗塞的病因
脑深部穿通动脉闭塞引起,本病的脑动脉可有下列改变:(1)类纤维素性改变:见于严重高血压,血管壁增厚,小动脉过度扩张,呈节段性,血脑屏障破坏,血浆性渗出。(2)脂肪玻璃样变样:多见于慢性非恶性高血压患者,直径小于200μm的穿通动脉,腔隙病灶中可发现动脉脂肪变性。(3)小动脉粥样硬化:见于慢性高血压患者,直径为100~400μm的血管,有典型的粥样斑动脉狭窄及闭塞。(4)微动脉瘤:常见于慢性高血压患者。
腔隙性脑梗塞的症状
本病分为21种腔隙综合征,且以纯浅感觉性梗塞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最多见,纯运动性偏瘫次之。但由于脑功能的复杂和深支动脉闭塞部位的多样,所致临床症状千变万化,新的临床类型不断被CT证实,仅用21种是不能完全概括所有腔隙综合征的,现将近年来文献报道的较少见的10种腔隙综合征总结如下:
1、纯感觉型(Pss):其临床特点是一侧面、臂和腿麻木,而无肢体无力、偏盲和失语等症状。若麻木仅累及口周为中心的一侧面部和同侧臂的远端,特别是手部者,即为手口综合征。受累区可有冷、热、痛或僵硬等感觉异常。杨氏报道了3例纯感觉性卒中,均经CT证实,其病变部位,可见于丘脑感觉核或丘脑皮质投射区。而手口综合征的梗塞灶在丘脑腹后外侧核的下内侧和腹后内侧核的外侧部。当小的梗塞累及丘脑感觉核或脑干至大脑皮质感觉传导通路的其他部分时,都可引起Pss。本病预后较好,很少复发。
2、单纯构音障碍型:吴氏等报道12例经CT证实的单纯构音障碍型腔隙性脑梗塞,均有轻度语言障碍,表现为说话含糊不清,字音和语调发音不准,但无音位错误,完全可被理解,部分患者感音不好、讲话变慢。但无面、偏瘫、无锥体束征,也无咽腭喉麻痹。其病变部位主要位于基底节区,lchikawak也有类似分析,双侧基底节广泛神经结构参与语言功能活动,并且与皮层语言中枢有反馈联系,易发生代偿,并在其发音运动中起辅助作用。
3、偏侧舞蹈型:本症主要见于较严重的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老年病人,其主要原因是硬化了的微小动脉闭塞引起腔隙性梗塞。该症的定位文献报道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额叶、放射冠、尾状核、壳核、内囊前肢及苍白球、且以新纹状体区为多见。舞蹈部位:最多见于左上下肢,单纯上肢或面部并上肢,其次为右上下肢或右上肢。舞蹈形式:以手、腕部、前臂不自主无节律的伸屈、翻转、甩动为主,上臂舞动不明显或缺无。Willium等报道用奋乃静治疗可获得戏剧性效果。
4、短暂缺血发作型:32例诊断为TIA发作的病人,后经CT证实有腔隙性梗塞,占当时诊断为TIA的43%,1983年Waxman提出其发生率占12%~76%,中国徐氏报告为32%。其发生机理推测是由于梗塞灶小,有丰富的侧枝循环,梗塞灶内细胞非完全性坏死,仍有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临床没有症状,或仅在急性缺血发作时出现症状,当急性缺血恢复后,症状即消除。Boqousslorsky等认为,由于同侧血供的代偿,梗塞区中某些功能细胞仍活着,在CITS一次急性发作后,可很快恢复神经功能,但陈旧的静止的小梗塞灶边缘带再次缺血,可引起再次的TIA发作。所以在病理上为脑梗塞,临床上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TIA。Waxman等认为,单纯靠病史不能区分真正的TIA和CITS,必须经CT证实。
5、癫痫发作型:脑血管病所致癫痫,是中年以后出现继发性癫痫的重要原因,在老年人则居首位。腔隙性梗塞引起的癫痫其病灶多见于基底节或内囊区,临床呈现全身抽搐,但脑电图多数正常。癫痫可发生在梗塞后的不同时期,梗塞早期的癫痫,主要由于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缺血及缺氧引起的脑水肿和代谢改变所致,恢复较快;脑梗塞恢复期缺血改善,脑水肿消退,代谢障碍减轻,癫痫主要是由血红蛋白、铁、铁蛋白等构成的癫痫灶所致,常反复发作,必须坚持规则用抗癫痫药物,予以足够重视。
6、双侧中线旁丘脑腔隙性梗塞综合征:钱氏曾报道1例CT示:右侧丘脑内侧可见直径约1.3cm的低密度区、左侧丘脑偏内侧可见0.3cm的低密度区、诊断为双侧丘脑腔隙性梗塞的该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起病时深昏迷继而转入高度嗜睡状态,淡漠,korsakoff遗忘综合征和垂直性注视麻痹。钱氏报道的这一综合征,从梗塞部位、范围及病理改变均符合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标准,应属于一种腔隙性梗塞综合征。多数资料认为本综合征预后差,完全恢复少,多死于感染、心衰等合并症。
7、中脑背腹侧三联综合征:冯氏曾报道1例该综合征,CT证实其病变为右侧中脑、背腹侧近丘脑处的腔隙性梗塞,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经典的weber氏综合征,Claude氏综合征和Benedikt氏综合征;出现病灶对侧肢体轻瘫,不自主运动,深浅感觉减退,腱反射亢进和病理证(+);病灶侧眼睑下垂,眼球处于外展位,内收不完全,上下转动不能,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该综合征预后较好,短期内动眼神经功能障碍可得到部分恢复。
8、梗塞同侧偏瘫共济失调征:1965年Fisher首次报道的同侧偏瘫共济失调症系指偏瘫侧的肢体合并小脑共济失调而言,当时已认识到是一种腔隙性梗塞综合征。以后国外陆续有报道,并且梗塞部位逐渐被CT所确定,主要位于桥脑腹侧上1/3与下2/3交界处、中脑腹侧、内囊后肢和/或偏上处。临床特点有①偏瘫程度一般较轻,其中下肢重上肢轻者多见;②小脑性共济失调征明确,不能用无力解释;③面舌瘫相比,面瘫较舌瘫多;④病侧肢体麻木。本综合征皆属小灶梗塞,预后较好。
9、单纯表现面瘫的综合征:1984年Huangchenya等报道35例表现孤立性面神经麻痹的腔隙梗塞,以后中国于氏又报道6例,均表现为中枢性面瘫,CT证实该综合征的病变在基底节区,可能累及到皮质脑干束,因而临床仅表现中枢性面瘫。CT检查的阳性率约为60%~96%,这与腔隙的部位、大小有关。
腔隙性脑梗塞的治疗
1.缓解脑水肿:梗塞区较大严重患者,可使用脱水剂或利尿剂。
2.改善微循环:可用低分子右旋糖苷,能降低血粘度和改善微循环。
3.稀释血液:①等容量血液稀释疗法:通过静脉放血,同时予置换等量液体;②高容量血液稀释疗法:静脉注射不含血液的液体以达到扩容目的。
4.溶栓:①链激酶。②尿激酶。
5.抗凝:用以防止血栓扩延和新的血栓发生。①肝素。②双香豆素。
6.扩张血管:一般认为血管扩张剂效果不肯定,对有颅内压增高的严重患者,有时可加重病情,故早期多不主张使用。
7.其他:本病还可使用高压氧疗法,体外反搏疗法和光量子血液疗法等。
8.中医中药:中药有复方丹参、川穹嗪、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圣喜血栓心脉宁胶囊等。同时辅以针灸及按摩等治疗。
腔隙性脑梗塞的食疗禁忌
1、忌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若连续长期进食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可使血脂进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容易形成,最终导致腔隙性脑梗塞后遗症复发。忌食肥肉、动物内脏、鱼卵等;少食花生等含油脂多,胆固醇高的食物;忌用或少用全脂乳、奶油、蛋黄、肥猪肉、肥羊肉、肥牛肉、肝、内脏、黄油、猪油、牛油、羊油、椰子油;不宜采用油炸、煎炒、烧烤烹调。
2、忌肥甘甜腻、过咸刺激、助火生痰之品:少甜味饮品、奶油蛋糕的摄入;忌食过多酱、咸菜等。
3、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白酒、麻椒、麻辣火锅等,还有热性食物如浓茶、绿豆、羊、狗肉等。
4、忌嗜烟、酗酒:烟毒可损害血管内膜,并能引起小血管收缩,管腔变窄,因而容易形成血栓;大量引用烈性酒,对血管有害无益。据调查,酗酒是引起腔隙性脑梗塞后遗症的诱因之一。
结语:上文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腔隙性脑梗塞的相关知识,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它主要是由于高血压导致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防止高血压,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要进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