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网/养生常识/饮食养生/四季养生/养生保健/养生人群/中医养生/运动养生/养生食材/养生菜谱/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 中医词典 > > 正文

瘟疫白喉

2018-01-18 12:55:25 来源: 养生文化网  点击: 标签:

导读: 系指因疬气引起的白喉病证。《喉科种福》卷三认为“疬气从口鼻入手太阴肺,肺属金,其色白,故其现于喉亦白,或白如豆渣……或在喉两旁,或在小舌尖上,或二、三日始现,或

  系指因疬气引起的白喉病证。《喉科种福》卷三认为“疬气从口鼻入手太阴肺,肺属金,其色白,故其现于喉亦白,或白如豆渣……或在喉两旁,或在小舌尖上,或二、三日始现,或随病随现,其现也或白点,或白条,或白块,或白垢,渐渐长至满喉。”治疗时应结合全身情况。参见白喉条。

  白喉

  白喉是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或与感染病人接触传播。临床特征为咽喉鼻等处灰白粗厚的假膜形成及外毒素引起的心肌、神经及其他脏器的损害,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乏力、恶心呕吐头痛等。人群普遍易感,呈世界性分布,尤多见于温带地区。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季、冬季、初春较多,大多预后良好,重症病人有一定的死亡率。

  流行病学

  本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由于普遍接种白喉类毒素,发病率明显降低。

  传染源

  白喉病人或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流行期间典型病例仅占全部病人的2%~6%,不典型及轻症病例易于漏诊,因此有更多散播传染机会,传染期一般为1~2周,个别病人可持续带菌6个月或更久,持续的恢复期带菌者,鼻粘膜常有慢性炎症。

  健康人群的带菌率一般为1%~2%,亦可高达10%~20%,流行季节及其前后带菌者明显增多,国外曾有报告皮肤白喉为白喉杆菌的宿主及传染源。

  传播途径

  主要为飞沫传染,亦可通过污染的手、玩具、食具等物品或尘埃传播。白喉杆菌可在牛奶内繁殖从而引起暴发流行。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易感性与免疫状态密切相关,通过锡克皮肤试验(Shiek test)检查机体对白喉的免疫力,呈阳性反应者提示对白喉无免疫力。

群普遍易感,易感性与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流行季节

  大多数病例发生在秋、冬季节,主要与人们生活方式有关,天气寒冷大部分时间在室内活动,相互接触密切,疾病易于散播,同时此季节小儿易患呼吸道感染,咽部黏膜的炎性改变有利于白喉杆菌的侵袭。

  发病机制

  由呼吸道或皮肤表层侵入的白喉杆菌,在上皮细胞繁殖,仅能引起局部组织轻度的炎症反应,常不侵入深部组织和血流。白喉杆菌产生的外毒素为致病的主要因素,该毒素有A、B两个片段,B片段无直接的毒性,但当它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A片段即进入细胞内,从而对细胞发生直接致死作用,表现为局部粘膜上皮细胞坏死,并逐渐扩大融合,同时可见局部粘膜血管扩张充血,大量纤维蛋白渗出。渗出的纤维蛋白与坏死细胞、白细胞和细菌凝结在一起,覆盖在破坏的粘膜表面,形成本病的特征性假膜。假膜一般为灰白色,有混合感染时呈黄色或污秽色,伴出血时呈黑色。假膜质地致密,开始薄,继之变厚,边缘较整齐,不易脱落,用力剥脱时可出血。假膜形成处及周围组织呈轻度充血肿胀。假膜可由扁桃体向咽峡、鼻、喉、气管、支气管等处扩展,鼻咽、气管处的假膜易于脱落造成呼吸窒息。假膜范围愈广泛,毒素吸收量愈大,中毒症状亦愈重。如毒素始吸附于细胞表面,可为抗毒素所中和,若已进入细胞内,则不能被抗毒素中和。在某些感染非产毒性菌株也可以出现假膜。

  病理生理

  虽然白喉杆菌侵害是局部的,但外毒素进入血液和淋巴到达各脏器,与各组织细胞结合后可引起全身性病变化,其中以心肌、末梢神经、肾上腺等较著。心肌细胞混浊肿胀,有脂肪变性、玻璃样及颗粒样变性,间质水肿、重者肌纤维可断裂、心肌坏死及单核细胞浸润,传导束可受累。神经病变多见于末梢神经,髓鞘常呈脂肪变性,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但少有坏死,故神经系统病变多为可逆者。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均可受累,但以运动神经为主,距咽部较近的IX、X对脑神经较易受损,也可发生于四肢。肾脏可呈混浊肿胀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肝细胞可呈脂肪变性,肝小叶呈中央坏死。

  潜伏期

  潜伏期为1~6天,多为2~4天。根据病灶部位、患者免疫状态、外毒素产量以及是否已进入血循环,而有不同的表现。

  多发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易感性与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儿童易感性最高;新生儿可以通过胎盘及母乳获得免疫力,6个月以下的婴儿因为自母体获得的被动免疫而很少感染,此免疫力到1岁时几乎全部消失,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易感性逐渐增高。广泛推行白喉类毒素免疫接种以前,学龄前儿童发病率最高,2~5岁为高峰。接种后好发年龄已向大年龄组推移,甚至可在成人中引起流行。

  疾病症状

  根据假膜部位不同,白喉可分为四种类型。发生率依次为: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和其他部位的白喉。成人和年长儿童品质以咽白喉居多,其他类型的白喉较多见于幼儿 。

  (一)咽白喉:病灶局限于扁桃体及咽部周围组织,为最常见的类型,约占白喉患者的80%,按假膜大小及病情轻重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

  轻型:发热和全身症状轻微,扁桃体稍红肿,其上有点状或小片状假膜。数日后无数症状可自然消失。易误诊为急性扁桃体炎,在白喉流行时应加注意。

  干净普通型:起病缓慢,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咽痛,轻至中度发热,扁桃体中度红肿。其上可见乳白色或灰白色大片假膜,但范围仍不超出扁桃体,可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及压痛。

  看病严重型:全身症状严重,高热面色苍白极度乏力,恶心、呕吐严重,脉搏增快,严重者出现血压下降。局部假膜迅速扩大延及腭弓,上腭悬雍垂咽后壁及鼻咽部甚至口腔粘膜。假膜呈大片状厚,呈灰色,黄色,污秽灰色甚至出血而成黑色。口腔有腐臭味颈淋巴结肿大。

  极重型:起病急,假膜范围广泛,多为黑色扁桃体和咽部高度肿胀大堆影响呼吸和吞咽口腔,有腐臭味。颈淋巴结肿大,出现淋巴结周围炎。颈部至锁骨上窝软组织明显水肿呈现所谓“公牛颈”,全身中毒服务症状严重。高热或体温不升,烦躁不安呼吸急促,面色苍白脉快细弱血压下降,可有实在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或奔马律等,亦可见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等危重表现,预后险恶。

  (二)喉白喉:多为喉白喉向下扩散所致,少数为原发性。原发性着外毒素吸收少,中毒症状轻起病时呈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甚至失音,吸气性呼吸困难慢性进行性加重。可见鼻翼煽动,三凹征,口唇发绀,烦躁不安。

  (三)鼻白喉:单纯鼻白喉属原发性,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儿,病变范围小,毒素产量少,又不易吸收入血循环,因而一般无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鼻腔血性黏液分泌,腐蚀上唇鼻孔外周,致表皮剥脱。

  继发性鼻白喉均是咽白喉扩散所致,因此有人称之为鼻咽白喉,伪膜范围广泛,毒素吸收量多,毒血症严重,预后欠佳。表现为鼻阻,经口呼吸,鼻分泌物稀薄而量多。

  (四)其他部位白喉:不多见,皮肤白喉多见于热带,眼结膜,耳,口腔,外阴,新生儿脐带、食管等处偶可发生。白喉均有局部炎症,假膜形成,但全身症状轻。

  疾病危害

  轻型可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精神稍差、咽痛、头痛、恶心等表现,类似一般上呼吸道感染。重型时,伪膜的范围扩大,局部症状加重。感染中毒症状加重,心音低钝,心功能不全,面色灰白,四肢发凉,肝增大,肺部出现啰音,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此外还有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则明显增高。如处理不及时,可有生命危险。极重症时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精神萎靡,甚至神志不清。体温常在39-40℃ ,脉细、速、弱、不规则,甚至摸不到。心音低钝、无力、肝增大明显,血压下降。颈部及颌下淋巴结极度肿大,周围组织也肿胀,出现"公牛颈"。病情十分险恶,随时可发生生命危险。

  急救措施

  尽早、足量注射抗毒素。有喉白喉而梗阻严重时,应及时插管保持呼吸通畅。如已发生紫绀、昏迷、衰竭等窒息症状时,则应立即施行气管切开术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呼吸肌麻痹应进行人工辅助机械呼吸,加强护理,经常抽吸气管内分泌物,病情好转尽快拔管。有休克, 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应及时处理。

  预防方法

  1、自动免疫 是控制白喉的根本措施。白喉毒素经甲醛处理制成白喉类毒素,注射后可产生特异性抗体(抗毒素)。按我国免疫程序,白百破多抗原混合制剂(I)PT)含白喉类毒素,百日咳菌苗及破伤风类毒素,从生后2—3个月注射第1针0.5 ml,以后每隔4周注射,第2、3次各1ml,一年后及4~5岁时各加强1次,每次1ml,可产生良好和较持久的免疫力。

  2、应急免疫 发生白喉流行期间,人群中有较多健康带菌者,应施行应急措施控制流行。对接受过基础免疫的元症状密切接触者,若5年内没有加强免疫,应注射0.5~1ml白喉类毒素,对非免疫儿童或锡克试验阳性密切接触者,可进行被动-自动免疫,即抗毒素试验阴性或脱敏后,皮下或肌肉注射精制抗毒素1000~2000单位,并另选一部位注射DPT全程免疫。对密切接触者均应进行医学观察,或必要时服抗生素预防,如青霉素钾片或阿莫西林,对青霉素过敏者选红霉素,每日20~50mg/k,3~4次口服,疗程7~10天;于治疗前后应取咽培养,对培养阳性者应隔离至连续2次培养阴性,及/或锡克试验转阴后,方可解除隔离。

  3、锡克试验有助于判定人体对白喉的免疫状态。方法为皮内注射白喉毒素,48~72小时观察,局部出现红斑直径超过10mm,呈硬结、有压痛,为阳性反应,表示体内缺乏足够的抗毒素。同时应注射类毒素作对照。

  4、带菌者治疗 给予主动免疫和抗生素治疗7~10日,并至病灶拭子培养每日一次,连续3次阴性为止。

  5、其他预防措施 隔离治疗病人,病愈后以病灶拭子培养每日一次,连续3次阴性可解除隔离,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及所用物品应进行焚毁或消毒。

  饮食注意

  饮食宜清淡、少油腻流质半流质食物。流行季节可饮萝卜汁、青果汁、鲜芦根汤等,有一定预防作用。 疾病忌口 : 忌辛辣、刺激性、不易消化、难以下咽的食物。禁忌生硬、油炸食品。

  饮食调养 : 供参考

  橄榄5枚、白萝卜25克,入锅加适量水煎煮

  马齿苋30~60克,白糖适量,水煎,每天1剂,连服数剂。

  疾病护理

  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病人必须卧床休息两周以上重者需4-6周合并心肌炎绝对卧床过早活动极易猝死供足够热量补足维生素 B和 C,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口腔护理,保持大便通畅。病室空气要保持新鲜,室内温度以18-22℃ ,相对湿度60%为宜,对患者的住处、衣服、用具,均须严格消毒。

  并发症

  1、心肌炎 是最常见并发症。无论重症或轻症白喉患者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原发病变范围广泛者,或抗毒素治疗延迟者,亚临床型约占68%,具有临床表现者10%~15%,多发生于病后第2周(1~6周)。患儿有面色苍白、心率过快或过缓、心音低钝、心脏扩大、心律紊乱,心电图异常及心肌酶升高,重者发生心力衰竭或周围循环衰竭。

  2、神经炎 也是重症白喉常见的并发症。发病时间长短不定,主要为双侧运动神经受累,为自限性,约10天左右可完全恢复、咽腭肌麻痹最常见。多发生于病后3~4周,患儿说话含糊不清、有鼻音、饮水时发呛,悬雍垂反射消失。眼肌、膈肌、面肌麻痹偶可见到,四肢肌麻痹伴脑脊液蛋白增高,与感染性多神经根炎(Guillain.Barre syn.drome)相似。

  3、继发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G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肺炎球菌。自抗生素广泛应用后已很少发生,多见肺炎、扁桃体周围炎、鼻窦炎等。

  专家观点

  白喉为乙类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危害人类健康,预防接种是关键措施,提高易感人群机体免疫力至关重要。可疑病例及时就诊于专科医院并尽快确诊以便尽早应用抗毒素、抗生素,医疗机构的专业人员一旦发现白喉病人应立即积极救治并严格按传染病法规定做好一系列预防控制措施,避免疾病传播。

文章阅读排行

NO.1 乳房纤维瘤【概述】  乳房纤维瘤是乳房的常见良性肿瘤,一般认为与雌激...

频道推荐

常识饮食保健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