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病名《胎产证治录》:“孕妇胎气上攻,心腹胀满作痛,名曰子朝,宜服顺气安胎饮。”参见子悬条。 子悬,指妊娠胸胁胀满,甚或喘急,烦躁不安者,又称胎上逼心。 《妇人大全良方》卷十
病名《胎产证治录》:“孕妇胎气上攻,心腹胀满作痛,名曰子朝,宜服顺气安胎饮。”参见子悬条。
子悬,指妊娠胸胁胀满,甚或喘急,烦躁不安者,又称胎上逼心。
《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二:“紫苏饮治妊娠胎气不和,怀胎迫上胀满疼痛,谓之子悬。”亦名子朝、胎气上逆、胎上逼心、胎气上逼。症见妊娠期中胸腹胀满,甚则喘急疼痛,烦躁不安。多因平素肾阴不足,肝失所养,孕后阴亏于下,气浮于上,冲逆心胸所致。治宜理气安胎,用紫苏饮。喘加桑白皮,烦躁不安加黄芩。子悬,指妊娠胸胁胀满,甚或喘急,烦躁不安者,又称胎上逼心。
病因
子悬多因肝郁、脾虚等使气血不和,胎气上逆所致。
症状
主证:胸胁院腹胀闷,甚至疼痛,呼吸气促,烦蹂坐卧不安,苔薄黄,脉弦滑等。
检查
产科检查,产科B超。
鉴别
⒈妊娠中后期,自觉胸胁胀满,如有物悬坠之状,甚则气促喘息,烦躁不安。
⒉产科检查及体查无阳性体征。
子烦:以妊娠期间心烦不安为主,子悬则以胀满为主。
辨证论治:
肝气郁滞证
胸胁胀满,烦躁不安,头晕头痛,恶心欲呕,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疏肝解郁。紫苏饮加减。
脾气亏虚证
胸胁胀闷,腹胀气坠,恶心欲呕,食少便溏,神疲思睡,舌淡,苔薄白,脉缓。健脾理气。香砂六君子汤加紫苏、枳壳。
药方
四君子汤
治胃气虚弱,饮食不思,倦怠少食。
人参(一钱至三钱)白术(一钱至二钱,土炒黄)茯苓(一钱至钱半)炙草(六分至一钱)水煎服。
逍遥散
(附八味逍遥散,又名加味逍遥散。)治血虚肝燥,骨蒸劳热,往来寒热,咳嗽潮热,月经不调,口干便涩。
柴胡当归(酒拌)白芍(酒炒)白术(土炒)茯苓(各一钱)炙草(五分)加煨姜、薄荷引,水煎服。一方无茯苓、薄荷,有茯神,生姜为引。治肝脾血虚,郁怒伤肝,血少目暗,发热胁痛等证。加丹皮、栀子各七分,名八味逍遥散,又名加味逍遥散,治小便带血,或过劳及多食炒炙,宜清膀胱之火,柴胡、当归加倍,白术加五分。
和气安胎饮
治孕妇多怒,胸中胀满,若用乌药、香附、砂仁顺气等药,反加满闷,宜服此饮。
人参白术(土炒)当归(酒洗。各二钱)川芎条芩(各八分)陈皮紫苏炙草(各四分)木香(二分,磨汁冲服)姜引,煎服。一方无木香,有砂仁四分,名顺气安胎散,治孕妇胎气上攻,心腹胀满作痛,子悬之证。有因气恼者,加木香二分,磨冲服。
加参平胃散
治孕妇脾气虚弱,饮食停滞,以致腹胀呕吐,安胎饮力缓,宜用此散。
人参白术(土炒。各一钱)苍术(米泔浸制)浓朴(姜制,七分)陈皮炙草(各四分)姜一片,水煎服。
尊生和气饮
治孕妇心胃胀满。
人参苏粳白芍(酒炒)川芎(各六分)当归(一钱或六分,酒洗)腹皮(五分,制净)木香(二分,磨冲药服)炙草(三分)水煎服。
针灸方
妊娠六七个月,饮食绝然不进,胸膈胀,水与药皆不能下,诊脉平和,又非病脉,此乃膈气不通,药不能治,惟针灸可通,宜灸内关穴,即能进饮食矣。
其穴在手掌大纹后二寸两筋间。此穴可针,亦可灸,男左女右,重则双手同灸,轻者七壮,重加十数壮,艾如黍大,或如麦大。寸取本人同身寸,以男左女右,手中指屈回,用草较所屈中指中节内纹两头尽处,截断,为准一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