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病名指生于足部外踝处之附骨疽。见《证治准绳·外科》卷四。即外踝疽。类似于踝关节结核及骨髓炎。参见附骨疽条。 附骨疽 附骨疽,病名。痈疽之腐骨,或死骨从疮口出者,出《肘后救卒方》卷五。
病名指生于足部外踝处之附骨疽。见《证治准绳·外科》卷四。即外踝疽。类似于踝关节结核及骨髓炎。参见附骨疽条。
附骨疽
附骨疽,病名。痈疽之腐骨,或死骨从疮口出者,出《肘后救卒方》卷五。又名骨痈、贴骨痈、多骨疽、朽骨疽、咬骨疽。
附骨疽(suppurative osteomyelitis),病症名。指毒气深沉,结聚于骨而发生的深部脓疡叫做附骨疽,又称骨痈、贴骨痈。
疽之生于筋骨部位的称为「附骨疽」。多因风寒湿阻于筋骨,气血凝滞而成。其症初起见寒热往来,继则筋骨疼痛,表面不红不热,但痛如锥刺,不能屈伸转动,久则寒郁化热,腐肉成脓,而外形仍漫肿无头,皮 色不变。溃后稀脓淋沥不尽,不易收口,易形成瘘管和死骨,待死骨脱出后,才能逐渐愈合,类于化脓性骨髓炎。
凡毒气深沉,结聚于骨而发生的深部脓疡叫做附骨疽,又称骨痈、贴骨痈。因溃后常脱出败骨,故又有多骨疽、朽骨疽、咬骨疽之称。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病因
本病多由风寒湿热之邪外袭,化热搏结于骨节,或由于疔疮走黄,疽毒内陷,或病后余毒不清,湿热内盛,其毒深窜入里,留于筋骨,或由于外来直接伤害,局部骨骼损伤,复因感染邪毒,瘀热搏结,凝滞筋骨而成。
临床表现
本病有好发于四肢长骨,始则全身不适,继而寒热交作、筋骨疼痛,甚而壮热不退,或伴有汗出,便秘尿赤,表面虽不红不热,其内肌骨胀痛,疼痛彻骨,不能屈伸转动、拒按,是为实热之证。局部胖肿,附筋着骨,推之不移,疼痛彻骨;成脓期湿热郁滞于骨,热盛肉腐骨败,则焮肿日著,寒热交作,或日晡更甚;病久则寒郁化热,腐肉成脓,而外形仍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溃后诸症渐伏,患肢疼痛可略缓解,精神渐佳,唯疮口脓水淋漓,迟迟不敛,或有腐骨从疮口排出,形成漏道。若经久不愈,久耗气血,则见气血两虚之象。
诊断要点名
本病好发于儿童,以10岁以下的男孩更为多见。发病部位以胫骨为最多,其次是股骨、肱骨、桡骨等长骨。有疔疮或损伤病史。初起即有寒战高热,溲赤口干,患肢疼痛彻骨,1~2日内即不能活动,继则皮肤微红微热,胖肿骨胀。成脓约在得病后1—3月左右,身热持续不退,色红胖肿,骨胀明显。溃后脓出初稠后薄,淋漓不尽,不易收口而成漏管。患部可摸到骨骼粗大,高低不平,以药线探之,常可触到粗糙的死骨,日后必待死骨脱出方能愈合。患肢活动功能一般影响不大。发病2周后X线摄片检查,显示骨影模糊或骨破坏。发病4周后才能发现死骨。
鉴别
本病是由风寒风热之邪外袭,化热搏结于骨节,或由于疔疮走黄,疽毒内陷,或病后余毒不清,湿热内盛,其毒深窜入里,留于筋骨,或由于外来直接伤害,局部骨骼损伤,复因感染邪毒,瘀热搏结,凝滞筋骨而成。本病有好发于四肢长骨,局部胖肿,附筋着骨,推之不移,疼痛彻骨,溃后脓水淋漓,不易收口,可成漏道,损伤筋骨的特点。
本病始则全身不适,继而寒热交作,甚而壮热不退,或伴有汗出,便秘尿赤,肌骨胀痛,疼痛彻骨,拒按,是为实热之证。成脓期湿热郁滞于骨,热盛肉腐骨败,则焮肿日著,寒热交作,或日晡更甚,但患肢疼痛可略缓解。溃后诸症渐伏,精神渐佳,唯疮口脓水淋漓,迟迟不敛,或有腐骨从疮口排出,可形成漏道。若经久不愈,久耗气血,则见气血两虚之象。治疗以清热化湿解毒为原则。
治疗
治疗内以清热化湿解毒为主,外以提脓去腐生肌为要。
注意
如本病进入慢性期,治疗时间较长,其间引流极为重要,切不可将湿(热)毒余留在内。否则极易复发。
疾病护理
1、加强营养。
2、抬高患肢,以助血液回流。
3、避免活动,防止病理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