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网/养生常识/饮食养生/四季养生/养生保健/养生人群/中医养生/运动养生/养生食材/养生菜谱/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 中医词典 > > 正文

急性阑尾炎

2018-01-18 13:04:25 来源: 养生文化网  点击: 标签:

导读: 【概述】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1886年Fitz首先命名,1889年McBurney提出外科手术治疗本病的观点。一个世纪以来,由于外科技术、麻醉、抗菌药物治疗和护理的改进,绝

  【概述】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1886年Fitz首先命名,1889年McBurney提出外科手术治疗本病的观点。一个世纪以来,由于外科技术、麻醉、抗菌药物治疗和护理的改进,绝大多数病人得到治愈,死亡率已降至0.1%左右。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因此对每一具体病例都应认真对待,详尽询问病史,仔细检查,这样才能准确诊断,早期手术,防止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诊断】

  1.症状:转移性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因内脏转位盲肠和阑尾位于左下腹时,出现转移性左下腹痛,也应考虑到左侧阑尾炎的可能。关于初发疼痛的部位和转移过程所需时间,因人而异。但要注意约1/3的病人开始就是右下腹痛,特别是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时,因此无转移性右下腹痛,不能完全除外急性阑尾炎的存在,必须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判断。

急性阑尾炎

  其它可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早期可无发热,当阑尾化脓、坏死或穿孔后即有明显的发热和其它全身中毒症状。

  2.体格检查:右下腹固定压痛和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征为其主要体征,特别是急性阑尾炎早期自觉腹痛尚未固定时,右下腹就有压痛存在。而阑尾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时,尽管腹部压痛范围广泛,但仍以右下腹最为明显。有时为了掌握压痛的确实部位,应该仔细的多次和有对比的对全腹部进行检查。急性阑尾炎的压痛始终在右下腹部,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肌紧张和反跳痛。

  3.辅助检查:血液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数可轻度或中度增加,大便和尿常规可基本正常。胸部透视可排除右侧胸腔疾病,减少对阑尾炎的误诊。立位腹部平片观察膈下有无游离气体可排除其它外科急腹症的存在。右下腹B超检查,了解有无炎性包块,对判断病程和决定手术有一定帮助。

  4.青年女性和有停经史的已婚妇女,对急性阑尾炎诊断有怀疑时,应请妇科会诊以便排除宫外孕和卵巢滤泡破裂等疾病。

  【治疗措施】

  一、非手术治疗:

  主要适应于单纯性阑尾炎、阑尾脓肿、妊娠早期和后期阑尾炎及高龄合并主要脏器病变的阑尾炎。

  1.基础治疗:卧床休息,控制饮食,适当补液和对症处理。

  2.抗菌治疗:可选用广谱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和抗厌氧菌的药物(如灭滴灵)静脉滴注。

  3.针刺治疗:可取足三里、阑尾穴,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二次,连续三天。

  4.中药治疗:外敷适用于阑尾脓肿,可选用“四黄散”;内服主要是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及通里攻下,可选“大黄牡丹皮汤”加减。

  二、手术治疗:

  1、手术原则:急性阑尾炎诊断明确后,应早期外科手术治疗,既安全,又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早期手术系指阑尾还处于管腔阻塞或仅有充血水肿时手术切降,此时操作简易。如化脓或坏疽后再手术,操作困难且术后并发症显著增加。

  2、手术选择:各种不同临床类型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方法亦不相同。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切口一期缝合。近年对这种类型开展了经腹腔镜行阑尾切除,但须掌握熟练的技术。

  2)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如腹腔内已有脓液,可清除脓液后关闭腹膜,切口置乳胶片作引流。

  3)阑尾周围脓肿,如无局限趋势,行切开引流,视术中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可切除阑尾;如阑尾已脱落,尽量取出,闭合盲肠壁,以防造成肠瘘。如脓肿已局限在右下腹,病情又平稳时,不要强求作阑尾切除术,给予抗生素,并加强全身支持治疗,以促进脓液吸收、脓肿消退。

  3、手术方法:

  (1)麻醉 一般采用硬脊膜外麻醉。

  (2)切口 宜选择在右下腹部压痛最明显的部位,一般情况下采用右下腹斜切口(McBurney切口)或右下腹横斜切口。皮肤沿皮纹方向切开,对血管和神经损伤少。这种斜切口,因三层腹壁肌的纤维方向不同,术后切口愈合牢固,不易发生切口疝。但因这种切口不便探查腹腔其他部位脏器,故对诊断不明的探查性手术,宜选用右下腹直肌旁切口,且切口不宜太小。

  (3)寻找阑尾 用纱布垫将小肠推向内侧,先找到盲肠,再沿三条结肠带向盲肠顶端追踪,即能找到阑尾。如仍未找到,应考虑盲肠后位阑尾的可能,再剪开侧后腹膜,内翻盲肠寻找阑尾。寻到阑尾后,用阑尾钳夹住阑尾或用止血钳夹住阑尾系膜,将阑尾提到切口外切除。如不能提出,也需严格保护好切口各层组织后,切除阑尾。

  (4)处理阑尾系膜 阑尾动脉一般在阑尾系膜的游离缘,感染炎症加剧时系膜脆弱较易钳断,故尽可能在阑尾根部切断结扎阑尾动脉。如果系膜较阔又很肥厚时,应将系膜逐段分别切断结扎。

  (5)处理阑尾根部 在距盲肠0.5cm处的阑尾根部轻轻钳夹后用丝线结扎之,在扎线远处切断阑尾,残端用碘酒、酒精涂擦处理后,用荷包缝合将其包埋入盲肠壁内。荷包缝合不宜过大,防止残留肠壁内死腔。最后,用阑尾系膜或邻近脂肪结缔组织覆盖加固。

  (6)特殊情况下的阑尾切除术

  1)阑尾在腹膜后并粘连固定,不能按常规方法勉强切除,而宜行逆行切除方法,即先在根部切断阑尾,残端包埋后再分段切断阑尾系膜,切除整个阑尾。

  2)盲肠壁炎性水肿严重,不能按常规将阑尾残端埋入荷包缝内,可在阑尾根部切断阑尾,用间断丝线浆肌层内翻缝合方法埋入阑尾残端。如仍无法埋入时,则用阑尾系膜或附近的脂肪结缔组织覆盖残端。

  3)阑尾炎性水肿很重,脆弱易于撕碎,根部又无法钳夹结扎时,可用盲肠壁的荷包缝合,将未能结扎的阑尾残端内翻埋入盲肠腔内,外加间断丝线浆肌层内翻缝合。

  【病因学】

  1.阑尾管腔阻塞 阑尾的解剖学特点,如管腔细窄,开口狭小,壁内有丰富淋巴组织,系膜短使阑尾卷曲成弧形等,这些都是导致管腔易于阻塞的因素。此外,食物残渣、粪石、异物、蛔虫、肿瘤等也常造成管腔阻塞。管腔阻塞后,阑尾粘膜分泌粘液积聚,腔内压力上升,血运发生障碍,使阑尾炎症加剧。

  2.胃肠道疾病影响 胃肠道的一些疾病,如急性肠炎、炎性肠病、血吸虫病等,都可直接蔓延至阑尾,或引起阑尾管壁肌痉挛,使血运障碍而致炎症。

  3.细菌入侵 阑尾发生梗阻和炎症后,粘膜溃疡,上皮损害,管腔内细菌不能排出而伺机繁殖生长,侵入管壁,使感染加剧。致病细菌多为肠道内的各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发病机理】

  急性阑尾炎虽然常表现为阑尾壁受到不同程度的细菌侵袭所致的化脓性感染,但其发病机制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归纳起来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阑尾管腔阻塞:阑尾的管腔狭小细长,远端封闭呈盲端,管腔发生阻塞是诱发急性阑尾炎的基础。阑尾管腔发生阻塞后,大量粘液在腔内潴留,使腔内压力逐渐上升,过高压力可压迫粘膜,使其出现坏死及溃疡,为细菌侵入创造了条件。如腔内压持续增高,阑尾壁也受压,首先静脉回流受阻,静脉血栓形成,阑尾壁水肿及缺血,腔内细菌可渗透到腹腔。严重时动脉也受阻,使部分、甚至整个阑尾发生坏死。

  阑尾管腔梗阻的部位大多在阑尾的根部,当然也可在阑尾的中段和远段,梗阻的原因有:

  1.淋巴沪泡的增生:阑尾粘膜下层有着丰富的淋巴组织,任何原因使这些组织肿胀,均可引起阑尾腔的狭窄。在青少年急性阑尾炎中,约有60%是由淋巴组织肿胀而诱发。有人曾观察到阑尾炎的发生与阑尾内淋巴沪泡的数目多少有密切关系。

  2.粪石阻塞:约35%,粪石是由阑尾腔内粪便、细菌及分泌物混合、浓缩而成,是引起成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主要原因。

  3.异物:约4%,如食物中的残渣,寄生虫虫体和虫卵等。

  4.先天性因素或炎症性粘连:可使阑尾发生扭曲、折迭,索带、肿物压迫可使阑尾腔狭窄。

  5.盲肠和阑尾壁的病变:阑尾开口附近盲肠壁的炎症、肿瘤及阑尾本身息肉、套迭等均可导致阑尾腔的阻塞。

  二、细菌感染:阑尾腔内存在大量细菌,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两大类,菌种与结肠内细菌一致,主要为大肠杆菌,肠球菌及脆弱类杆菌等。细菌侵入阑尾壁的方式有:

  1.直接侵入:细菌由阑尾粘膜面的溃疡侵入,并逐渐向阑尾壁各层发展,引起化脓性感染。

  2.血源性感染:细菌经血液循环到达阑尾,儿童在上呼吸道感染时,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可增高。

  3.邻近感染的蔓延:较为少见,阑尾周围脏器的急性炎症直接蔓延波及到阑尾,可继发性引起阑尾炎。

  三、神经反射:各种原因的胃和肠道功能紊乱,均可反射性引起阑尾环形肌和阑尾动脉的痉挛性收缩。前者可加重阑尾腔的阻塞,使引流更为不畅,后者可导致阑尾的缺血、坏死,加速了急性阑尾炎的发生和发展。

  【病理改变】

  一、病理类型:

  1.单纯性阑尾炎:阑尾轻度肿胀,浆膜表面充血,失去正常光泽并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各层组织均有充血、水肿和中性多核白细胞浸润,以粘膜和粘膜下层最为显著,粘膜上尚可出现小的溃疡,腔内可有少量炎性渗出液。

  2.化脓性阑尾炎:又称蜂窝织炎性阑尾炎,阑尾明显肿胀,浆膜面高度充血,并有脓性或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各层组织除充血、水肿和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外,常有壁间小脓肿,粘膜面可有溃疡和坏死,腔内常有积脓。腹腔内有少量混浊渗液。

  3.坏疽性阑尾炎及穿孔:阑尾管壁已全层或部分坏死,外观呈暗紫色或黑色,表面及其周围有大量脓性、纤维素性渗出物,阑尾腔内积脓。如为嵌顿梗阻,则嵌顿远端坏死;如炎症波或阑尾系膜血管血栓形成,则整个阑尾坏死,并为大网膜包裹。约2/3病例可见穿孔,细菌和脓液通过坏死区或穿孔进入腹腔。

  二、病理转归:

  1.炎症消退:单纯性阑尾炎在粘膜尚未形成溃疡前,及时药物治疗可能使炎症消退而不遗留病理改变。早期化脓性阑尾炎如经治疗即使炎症消退,也将是疤痕性愈合,致阑尾腔变狭、壁增厚,阑尾发生扭曲,易复发。

  2.炎症局限化:化脓或坏疽、穿孔后,阑尾为大网膜包裹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或炎性包块,炎症被局限化。如脓液不多可被逐渐吸收。

  3.炎症扩散:如机体防御机能差,或未予及时治疗,炎症扩散而致阑尾化脓、坏疽穿孔乃至弥漫性腹膜炎、化脓性门静脉炎等。极少病人细菌栓子可随血流进入门静脉在肝内形成脓肿,出现严重的脓毒血症,伴有高热、黄疸、肝肿大等及感染性休克。

  【临床表现】

  症状:

  1.腹痛:多起于脐周和上腹部,开始痛不甚严重,位置不固定,呈阵发性,这是阑尾阻塞后,管腔扩张和管壁肌收缩引起的内脏神经反射性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部,痛呈持续性加重,这是阑尾炎症侵及浆膜,壁层腹膜受到刺激引起的体神经定位疼痛。约70%~80%急性阑尾炎具有这种典型的转移性腹痛的特点,但也有一部分病例发病开始即出现右下腹痛。

  不同位置的阑尾炎,其腹痛部位也有区别,如盲肠后位阑尾炎痛在侧腰部;盆腔位阑尾炎痛在耻骨上区;肝下区阑尾炎可引起右上腹痛;极少数左侧腹部阑尾炎呈左下腹痛。

  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的腹痛亦有差异,如单纯性阑尾炎是轻度隐痛;化脓性呈阵发性胀痛和剧痛;坏疽性呈持续性剧烈腹痛;穿孔性阑尾炎因阑尾管腔压力骤减,腹痛可暂时减轻,但出现腹膜炎后,腹痛又会持续加剧。

  2.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最为常见,早期呕吐多为反射性,常发生在腹痛的高峰期,晚期呕吐则与腹膜炎有关。约1/3的病人有便秘或腹泻的症状,腹痛早期大便次数增多,可能是肠蠕动增强的结果。盆腔位阑尾炎时,炎症刺激直肠和膀胱,引起排便里急后重和排尿尿痛。并发腹膜炎、肠麻痹则出现腹胀和持续性呕吐。

  3.全身症状:初期有乏力、头痛。炎症加重时可有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体温多在37.5-39℃之间。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或腹膜炎时可出现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以上。门静脉炎时可出现黄疸。

  体征:

  1.强迫体位:病人来诊时常见弯腰行走,且往往以双手按在右下腹部。在床上平卧时,其右髋关节常呈屈曲位。

  2.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在麦氏点,可随阑尾位置变异而改变,但压痛点始终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病变早期腹痛尚未转移至右下腹时,压痛已固定于右下腹部。当炎症扩散到阑尾以外时,压痛范围也随之扩大,但仍以阑尾部位压痛最为明显。

  3.腹膜刺激征象:有腹肌紧张、反跳痛(Blumberg征)和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这是壁层腹膜受到炎性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常提示阑尾炎已发展到化脓、坏疽或穿孔的阶段。但小儿、老人、孕妇、肥胖、虚弱病人或盲肠后位阑尾炎时,腹膜刺激征象可不明显。

  4.其它体征:(1)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试验):用一手压住左下腹部降结肠部,再用另手反复压迫近侧结肠部,结肠内积气即可传至盲肠和阑尾部位,引起右下腹痛感者为阳性。(2)腰大肌试验:左侧卧位后将右下肢向后过伸,引起右下腹痛者为阳性,说明阑尾位置较深或在盲肠后位靠近腰大肌处。(3)闭孔内肌试验:仰卧位,将右髋和右膝均屈曲90°,并半右股向内旋转,如引起右下腹痛者为阳性,提示阑尾位置较低,靠近闭孔内肌。(4)直肠指诊:当阑尾位于盆腔或炎症已波及盆腔时,直肠指诊有直肠右前方的触痛。如发生盆腔脓肿时,可触及痛性肿块。

  5.腹部包块:阑尾周围脓肿形成时,右下腹可触到有触痛的包块。

  6.皮肤感觉过敏:早期(尤其阑尾腔有梗阻时)可出现右下腹皮肤感觉过敏现象,范围相当於第10~12胸髓节段神经支配区,位于右髂嵴最高点、右耻骨嵴及脐构成的三角区,也称Sherren三角,它并不因阑尾位置不同而改变。如阑尾坏疽穿孔,则该三角区皮肤感觉过敏现象消失。

  【并发症】

  1.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

  (1)腹腔脓肿:在阑尾周围形成的脓肿为阑尾周围脓肿。但也可在腹腔其他部位形成脓肿,常见部位有盆腔、膈下和肠间隙等处。临床表现有麻痹性肠梗阻的腹胀症状,腹膜刺激征象,压痛性包块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等。B型超声检查可协助诊断和定位。一经诊断即应及时手术切开引流。

  (2)内、外瘘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如未及时引流,一部分病例脓肿可向小肠或大肠内穿破,亦可向膀胱、阴道或腹壁穿破,形成各种内瘘或外瘘;脓液可从瘘管排出。X线钡剂检查可协助了解瘘管的走行和范围,有助于选择扩大引流或切除瘘管的治疗方法。

  (3)门静脉炎(pylephlebitis):急性阑尾炎时阑尾静脉中的感染性血栓,沿肠系膜上静脉至门静脉,导致门静脉炎症。临床表现有肝肿大和压痛、黄疸、畏寒、高热等。如病情加重会产生感染性休克和败血症,治疗延误可发展为细菌性肝脓肿。

  2.阑尾切除术的并发症

  (1)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未穿孔组发生率在10%以下,穿孔组可达20%以上。多因手术时污染切口、存留血肿和异物、引流不畅所致。感染部位可在皮下,也可在腹膜外。临床表现是手术后2~3日体温升高,切口局部胀痛或跳痛,局部有红肿、压痛。治疗为剪去缝线,扩大切口,排出脓液,清除异物并充分引流。

  (2)腹膜炎、腹腔脓肿:多由阑尾残端结扎不牢,缝线脱落所致。临床表现为手术后体温持续升高,腹痛、腹胀,全身中毒症状加剧。需按照治疗腹膜炎的原则加以处理。

  (3)出血:阑尾系膜的结扎线松脱可引起腹腔内大出血,表现有腹痛、腹胀、出血性休克等症状。阑尾残端结扎线松脱,而荷包缝合又较紧时,出血可流入盲肠肠管内,引起下消化道大出血。此两种情况均须立即输血补液,紧急再次手术止血。

  (4)粪瘘:产生术后粪瘘的原因有多种,如断端脆弱,结扎线脱落;盲肠壁损伤;盲肠原有结核、癌等病变;引流物质硬,压迫盲肠壁引起坏死等。一般在形成粪瘘时炎症多已局限化,故不致发生弥漫性腹膜炎。形成的粪瘘位在结肠,又不致造成水和电解质紊乱或营养障碍。一般经非手术支持治疗后瘘可闭合自愈。经久不愈时,可行瘘管活组织检查,X线瘘管造影,以查明病变性质和范围,有利再次手术切除瘘管。

  (5)阑尾残株炎:切除阑尾时如残端太长超过1cm时,手术后残株易复发炎症,仍会表现阑尾炎的症状,应进一步行X线钡剂检查,明确诊断。症状较重时宜再手术切除阑尾残株。

  (6)粘连性肠梗阻:由于手术损伤或阑尾周围脓液等因素,部分病人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特别是并发穿孔后的发生率可达5%左右。多数可经非手术治疗奏效,病情严重者须手术治疗。

  【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多数急性阑尾炎病人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如炎症已侵及腹腔时,白细胞计数常升至18×109/L以上;但升高不明显不能否定诊断,应反复检查,如逐渐升高则有诊断价值。

  2.尿常规检查:尿检查一般无阳性发现,但盲肠后位阑尾炎可刺激邻近的右输尿管,尿中可出现少量红细胞和白细胞。

  3.大便常规检查:盆位阑尾炎和穿孔性阑尾炎合并盆腔脓肿时,大便中也可发现血细胞。

  4.X线检查:胸腹透视列为常规。急性阑尾炎在腹部平片上也可出现阳性结果:约5-6%的病人右下腹阑尾部位可见一块或数块结石阴影,1.4%病人阑尾腔内有积气。急性阑尾炎合并弥漫性腹膜炎时,为除外溃疡穿孔、急性绞窄性肠梗阻等,立位腹部平片是必要的,如出现膈下游离气体,阑尾炎基本上可以排除。

  5.腹部B超检查:病程较长者应急取行右下腹B超检查,了解是否有炎性包块存在。在决定对阑尾脓肿切开引流时,B超可提供脓肿的具体部位、深度及大小,便于选择切口。

  【鉴别诊断】

  急性阑尾炎临床误诊率相当高,国内统计为4-5%,国外报道德规范高达30%。需要与急性阑尾炎鉴别的疾病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下列十几种疾病。

  一.与内科急腹症的鉴别:

  1、右下肺炎和胸膜炎:右下肺和胸腔的炎性病变,可反射性引起右下腹痛,有进可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但肺炎及胸膜炎常常有咳嗽,咳痰及胸痛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胸部体征如呼吸音改变及湿罗音等。腹部体征不明显,右下腹压痛多不存在。胸部X线,可明确诊断。

  2、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由于小肠系膜淋巴结广泛肿大,回肠未端尤为明显,临床上可表现为右下腹痛及压痛,类似急性阑尾炎。但本病伴有高烧,腹痛压痛较为广泛,有时尚可触到肿大的淋巴结。

  3、局限性回肠炎:病变主要发生在回肠末端,为一种非特异性炎症,20-30岁的青年人较多见。本病急性期时,病变处的肠管充血,水肿并有渗出,刺激右下腹壁层腹膜,出现腹痛及压痛,类似急性阑尾炎。位置局限于回肠,无转移性腹痛的特点,腹部体征也较广泛,有时可触到肿大之肠管。另外,病人可伴有腹泻,大便检查有明显的异常成分。

  二、与妇产科急腹症的鉴别:

  1、右侧输卵管妊娠:右侧宫外孕破裂后,腹腔内出血刺激右下腹壁层腹膜,可出现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但宫外孕常有停经及早孕史,而且发病前可有阴道出血。病人继腹痛后有会阴和肛门部肿胀感,同时有内出血及出血性休克现象。妇科检查可见阴道内有血液,子宫稍大伴触痛,右侧附件肿大和后穹窿穿刺有血等阳性体征。

  2、卵巢囊肿扭转: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后,囊肿循环障碍、坏死、血性渗出,引起右腹部的炎症,与阑尾炎相似。但本病常有盆腔包块史,且发病突然,为阵发性绞痛,可伴轻度休克症状。妇科检查时能触到囊性包块,并有触痛,腹部B超证实右下腹有囊性包块存在。

  3、卵巢滤泡破裂:多发生于未婚女青年,常在月经后两周发病,因腹腔内出血,引起右下腹痛。本病右下腹局部体征较轻,诊断性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渗出。

  4、急性附件炎:右侧输卵管急性炎症可引起与急性阑尾炎相似的症状和体征。但输卵管炎多发生于已婚妇女,有白带过多史,发病多在月经来潮之前。虽有右下腹痛,但无典型的转移性,而且腹部压痛部位较低,几乎靠近耻骨处。妇科检查可见阴道有脓性分泌物,子宫两侧触痛明显,右侧附件有触痛性肿物。

  三、与外科急腹症的鉴别:

  1、溃疡病急性穿孔:溃疡病发生穿孔后,部分胃内容物沿右结肠旁沟流入右髂窝,引起右下腹急性炎症,可误为急性阑尾炎。但本病多有慢性溃疡病史,发病前多有暴饮暴食的诱因,发病突然且腹痛剧烈。查体时见腹壁呈板状,腹膜刺激征以剑突下最明显。腹部透视膈下可见游离气体,诊断性腹腔穿刺可抽出上消化道液体。

  2、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胆囊炎有时需和高位阑尾炎鉴别,前者常有胆绞痛发作史,伴右肩和背部放散痛;而后者为转移性腹痛的特点。检查时急性胆囊炎可出现莫菲氏征阳性,甚至可触到肿大的胆囊,急诊腹部B超检查可显示胆囊肿大和结石声影。

  3、急性美克尔憩室炎:美克尔憩室为一先天性畸形,主要位于回肠的末端,其部位与阑尾很接近。憩室发生急性炎症时,临床症状极似急性阑尾炎,术前很难鉴别。因此,当临床诊断阑尾炎而手术中的阑尾外观基本正常时,应仔细检查末段回肠至1米,以免遗漏发炎的憩室。

  4、右侧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结石向下移动时可引起右下腹部痛,有时可与阑尾炎混淆。但输尿管结石发作时呈剧烈的绞痛,难以忍受,疼痛沿输尿管向外阴部、大腿内侧放散。腹部检查,右下腹压痛和肌紧张均不太明显,腹部平片有时可发现泌尿系有阳性结石,而尿常规有大量红细胞。

  【治愈标准】

  一、治愈标准:

  1、手术切除阑尾,症状、体征消失,切口愈合,无并发症。

  2、非手术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

  二、好转标准:

  1、阑尾未能切除,症状减轻,有待再手术治疗。

  2、非手术治疗后,症状、体征减轻。

文章阅读排行

NO.1 乳房纤维瘤【概述】  乳房纤维瘤是乳房的常见良性肿瘤,一般认为与雌激...

频道推荐

常识饮食保健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