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古时候生产力水平落后,但还是有很多长寿的老者,那么古人是如何养生的呢?
目录:
第一章:古人养生 应璩养生诗中的玄机
第二章:杜甫的环境养生法
第三章:陆放翁的养生之法——摩腹
编者按:古时候生产力水平落后,但不乏养生大家,如应璩、杜甫、陆放翁(陆游),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古人是如何养生!
古人养生 应璩养生诗中的玄机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明代卓越的思想家李贽编著的《初潭集》中有一首应璩养生诗,非常精妙,耐人寻味。诗曰:“昔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余岁,相与锄禾莠。往拜问三叟:‘何以得长寿?,一叟前致词:‘室内姬粗丑’二叟前致词:‘量腹节所受。’三叟前致词:‘暮卧不覆首。’要哉三叟言,所以得长久。”李生闻之日:“我独愧二叟,贪嘴时时有。 ”
应璩是三国时代魏文帝曹丕的散骑常侍,以文学著名。他的这首诗通俗易懂,主题是介绍养生之道,值得我们细细读思。
“行道”一词语意双关,表面是说走路,其实内含修道之意。田野阡陌中的三叟“相与锄禾莠”和“年各百余岁”形成强烈的反差,作者无须多言,读者自然明了老人长寿的不言妙诀——勤于劳作。田野阡陌空气清新,视野开阔,活动身体,调节精神,对人十分有益。南宋爱国主义大诗人陆游是个养生专家。由于受秦桧奸党的迫害,他“四十已遽衰”,身体状况不佳。但他勤于劳作,练功健身,66岁罢官后,居草堂,吃野菜,甘当“扶犁叟”,把参加体力劳动看作乐趣。“行年七十尚携锄”,从不间断。由于坚持体力劳动,陆游“八十身犹健”,长寿享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