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网/养生常识/饮食养生/四季养生/养生保健/养生人群/中医养生/运动养生/养生食材/养生菜谱/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常识 > 养生生活 > > 正文

过劳肥 悄然来袭

2019-01-04 16:16:55 来源: 养生文化网  点击: 标签:

导读:
通讯员 白 禹
  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凌晨才睡觉、工作超繁忙,这些人不仅没有变瘦,反而越来越胖,这种现象被称为“过劳肥”。继都市白领因长时间工作出现&l

 


通讯员 白 禹
 
  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凌晨才睡觉、工作超繁忙,这些人不仅没有变瘦,反而越来越胖,这种现象被称为“过劳肥”。继都市白领因长时间工作出现“过劳死”后,“过劳肥”也逐渐被重视起来,“越忙越胖”正成为都市上班族的“职业通病”。而“过劳肥”影响的不只是身材,它还易引发许多疾病,危害身体健康。

  过劳肥就在你我身边

忙得像陀螺一样“连轴转”,身体却像吹气球一样进入不断膨胀的节奏,你是否也中了“过劳肥”的招?这个职场上的新“对手”悄无声息地侵入我们的健康,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一家大型旅游在线网站工作的陈京就是过劳肥的“受害者”。陈京大学毕业后就进了这家公司,至今已工作快6年了。刚毕业时,身高1.65的她体重才90斤,拥有众多女生羡慕的苗条身材,如今,还未曾经历怀孕生子的她体重已迈向120斤大关,让她难以接受。“刚参加工作时经常加班、熬夜,晚上不可避免地吃些零食和宵夜,体重增长也就罢了。可长到100斤时我已经努力控制饮食了,但还是挡不住,胳膊、大腿、腰上的肉一天天跟吹起来一样,脸色比以前差很多,吃减肥药也不管用。”陈京愁眉苦脸地说。

而拥有同样苦恼的人不止她一个。一项在网络上对2848人进行的调查显示,62.0%的人直言身边有不少人“过劳肥”,其中19.8%的人认为“非常多”。75.7%的人认为,“长时间坐着工作,缺乏运动”是导致“过劳肥”的首要原因。受访者中,70后占39.9%,80后占35.0%,90后占3.6%。调查显示,84.8%的受访者表示参加工作以后体重增加,其中33.2%的人体重增加至超重。

“过劳肥”影响的不只是身材,它的危害甚大,积累太多脂肪在腹部,患上2型糖尿病、高胆固醇、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关节炎、癌症等疾病的概率将增加;从事轮班制工作的人,尤其是经常值夜班,其超重概率偏高,也容易患上糖尿病。因为体内新陈代谢和荷尔蒙分泌将出现紊乱现象,长期有损健康;三餐不定时者,一旦开始吃一顿,容易暴饮暴食而吃进太多热量,或是以猛吃高糖、高热量的零食来疏压,从而危害健康。

  多吃少动是元凶

美国知名在线求职网站“职业规划”近日汇编出十大最可能让人肥胖的工作:旅游代理商、律师和法官、社会工作者、老师、艺术家和设计人员、行政助理、医生、警察和消防员等安全工作者、市场营销与公共关系从业人员、信息技术从业者。

这些职业会榜上有名,工作中高负荷压力和缺乏运动是罪魁祸首。研究人员调查上述工作人群后发现,44%的人整天坐在办公桌前,连吃饭也不离开,体重因此不断增加。此外,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应酬多,容易暴饮暴食;时间紧张,睡眠不足;每天都很累,没精力和时间运动;心理压力大,通过吃东西来减压等因素也容易导致上述职业的从业者发胖,进而诱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多吃少动与肥胖的直接关系,相信已无需赘言。此外,缺少睡眠不只会使人动作拖拉效率低,而且也会拖慢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造成身体消耗较少能量而发胖。

《美国临床营养期刊》曾刊登过瑞典学者的研究报告,14名大学男生接受睡眠实验,分别历经数天包含缩短睡眠、无睡眠和一般睡眠等各种不同的睡眠状况,研究期间评估他们的食量、血糖、激素浓度和代谢率指标等。结果显示,年轻人一个晚上睡眠不足,隔日上午便会出现新陈代谢的减缓。一旦睡眠中断,年轻男性早晨的血糖、食欲调节激素和压力激素浓度,也显得较高。

  和过劳肥说再见

是时候告别过劳肥,和过去不良的生活习惯说再见了。要打好这场战役,以下几点是必不可少的,更关键的是要持之以恒。

首先,要休息好,睡眠充足。美国艾伯塔睡眠中心查尔斯·塞缪尔博士表示,人们总是期望一些神奇的答案,能够在不改变以为习惯的基础上瘦下来,这是不可能的,一定要保持充足的睡眠,这是保证运动等其他减肥措施有效的基础。

其次,少吃零食。有人认为,“我在吃减肥药”,或者“我在运动”,吃些零食也没有关系。这样的想法对瘦身和身体健康毫无帮助,反而可能让你持续长胖。如果想吃零食,就在保证每天摄入的卡路里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最多分20%的卡路里给零食,剩下80%为健康均衡的营养。

最后,运动是王道,不仅对减肥,而且对身体都是好处多多。减肥到一定阶段,体重保持不变,但腰围、臀围和大腿围和上臂围都会明显变小,于是人看起来就瘦了,这种塑身成果是无法用体重秤称出来的。这也是成功,不要因为体重没能下降,而放弃运动。
 
 

频道推荐

常识饮食保健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