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已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以及首位的癌症死亡原因。肺癌的早诊早治意义重大,然而肺癌早期一般没有明显或特征性的症状,因此早期诊断往往比较困难,导致患者预后不佳。在不久前的世界肺癌日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穆新林表示,低剂量CT是目前最有效的肺癌筛查方法,建议有肺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做低剂量CT检查。
肺癌临床表现
与生长位置密切相关
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估计肺癌新发病例约73.28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19.90%,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按性别统计,肺癌在男性的发病显著高于女性,男性肺癌发病率70.10/10万,为女性肺癌发病率水平36.78/10万的1.91倍。肺癌的发生往往与吸烟、大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工作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有关,此外,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也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穆新林介绍,肺癌早期一般没有明显或特征性的症状,因此早期诊断往往比较困难,导致患者预后不佳。肺癌常见的临床表现与肺癌生长部位有关,生长在较大气道内肿瘤往往表现为长期频繁的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而发生在气道远端或肺内的周围型肺癌,症状出现的较晚,更多见的是局部侵犯或远处转移的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以及转移部位相关的症状。此外,部分肺癌在早期就会出现副癌综合征,如杵状指、骨关节痛、低钠血症、高钙血症等,注意肺癌的这些症状也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癌。
目前,肺癌筛查是降低人群肺癌死亡率的最有效方法,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CT胸部扫描能有效发现早期肺癌,使高危人群的肺癌死亡率下降20%,因此低剂量CT是目前推荐的最有效的肺癌筛查方法。他建议有肺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做低剂量CT检查。
分子靶向等三大疗法
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点,肺癌分成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肺癌的分期与预后有很大关系,也是治疗方法选择的重要依据。分期依据包括肿瘤大小、局部侵犯情况,肺门、纵膈淋巴结转移,以及肺外转移(比如脑转移、骨转移等)等情况。穆新林建议,肺癌治疗前一定要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疾病的分期,非小细胞肺癌还要明确是否存在肺癌驱动基因,综合考虑患者脏器功能后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穆新林强调,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以及免疫治疗已经成为肺癌重要的治疗方法,并且极大地改善了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但这类治疗往往费用较高,普通家庭经济负担沉重,严重影响了家庭的生活质量,很多患者也因此拒绝治疗。目前,多个分子靶向药物和抗血管生成药物已经进入国家医保,极大提高了药物的可及性,也使更多肺癌患者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