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孔子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大成者,他还善养生,那么孔子都有哪些养生之道呢?历史上还有哪些名人养生值得我们借鉴呢?
饮食有忌 食养真谛
吃乃人生第一要义。饮食原则,礼仪及烹饪技术一样不能少,孔子对于饮食的严格要求程度,并不亚于他对人道的追求和修养的要求。
也许是因为孔子少时家庭条件不好,口腹之欲难以满足,导致他长大后对吃很是游究,要求颇多。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孔子很强调的一点。虽说人不是为了吃饭才活着,但若是条件许可,当然要吃得更有营养、更考究、更舒服。有人就提出疑问了,若是条件不合适时叉怎么办呢?需要这样严格执行码吗?
孔子笑道,凡事也有变通嘛,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从有利营养吸收的角度来说,能做到固然很好,但若因经济条件不许可,也没必要过于执着,毕竟吃饭只是解决基本生理需求,我们还应有更高的目标追求,没必要老是纠缠在吃饭这个小问题上,但要注意“食无求饱”和“不时,不食”,保证饮食规律也是对身体健康很有利的,同时还能杜绝“饱暖思淫欲”情况的出现。
每餐只吃八分饱的孔子偶尔也有例外的时候。有一次,孔子在一个名叫少施氏的人家里吃饭,当孔子准备在饭前祭祀神灵时,少施氏就站起来说:“粗菜淡饭不值得您一祭。”于是祭祀作罢,动筷吃饭,这时,少施氏叉站起来说: “粗菜淡饭不敢用来损伤您的胃口。”
孔子深为感动,认为虽然饭菜水平非常一般,但贵在彬彬有礼,很是符合自己的“礼”之道,于是胃口大开,一不小心就吃多了,导致脾胃闹起了意见,此后,深以为戒,再也不敢多吃。
另外,少食肉多吃素、顿顿生姜不能缺、酒应限量勿喝醉、吃相文明不说话、拒绝变质和不卫生食品,这五大饮食要求也是孔子的经验之谈,他解释道:肉食吃多了不利消化,且易在脏腑内积食积热,反而会导致体力下降;保健驱寒的生姜能升发体内的阳气,让人充满活力,每顿可少食一些;酒少饮有益,多饮伤身,我虽然是个酒徒,酒量也不错,但绝不会喝醉;吃饭时要细嚼慢咽,这样不仅能体现出人的修养,还能帮助肠胃消化,防止食物误入气管导致呛咳等现象;另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食物当然不能吃了。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能帮助身体保持健康状态,从而减少生病的几率。
由于人食五谷,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不适与疾病发生,于是免不了要看医生吃药。孔子对药物使用一向保持谨慎的态度,有次鲁国的季康子听说孔子有疾,特意赠送药物,孔子拜谢后,不肯服用,理由是: “丘未达,不敢尝。”意思是对所赠之药不了解、不熟悉,不能随便服用。这种观点可谓给那些病急乱投医的人提了醒,很是值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