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药食同源或医食同源的观念,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早已形成。回归自然,药食同源作为一种养生观念,从吃、喝入手,探讨防病与治未病、保健与增寿,是当今人人渴求的热点与焦点问题。
药食同源或医食同源的观念,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早已形成。回归自然,药食同源作为一种养生观念,从吃、喝入手,探讨防病与治未病、保健与增寿,是当今人人渴求的热点与焦点问题。本期特邀专家为读者讲述药食同源的食疗方,让大家吃出健康、吃出长寿、吃出文化、吃出美丽。
食补胜于药补
保健养生之道,药补不如食补。对于不同的体质,在不同的时令有针对性地食用不同的食品,可以起到防病甚至祛病的作用。明代药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药研究的经典著作,其记载了1892种药物,食物就占了500多种;历代各类综合性著作中,也多有药食同源的记载,许多本草中所介绍的药物,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天然食物。
食物和药物同属于天然产品,性能相通,具有同一形、色、味、质等特性。因此,中医单纯使用食物或药物,或食物和药物结合来进行保健养生等情况是极其普遍的。
药食同用,除基于二者同一来源的原因外,主要基于食物和药物的应用皆有同一理论指导,也就是药食同理。数千年来,医药同宗、药食同源、药食同理、药食同用已成为中医饮食营养学的一大特点。在众多的本草、方剂典籍中不难发现药食同用的例证,如乌鸡、羊肉、驴皮、猪肤、鸟卵、葱、姜、枣等为补益阴阳气血之用,或调补胃气之用,以收到防治疾病的功效。而大量古代食谱、菜谱、茶谱中也不难发现其中的不少药物,如枸杞、淮山药、黄芪、丁香、豆蔻、桂皮之类,从而提高了食品保健强身和防治疾病的功效。
清代刘承干所著《嘉业堂丛书》说:“养生之道,莫先于食。”国人世代相传沿袭下来的饮食习惯,很多都符合传统食疗养生原理,如中国传统膳食以“五味调和”、“适时而食”和“食治并举”为原则。传统饮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佐,落实在每一餐都应达到膳食平衡;而且强调食医结合、补治并重,使饮食真正成为养生保健的基础。
食调邪安五脏
在我国的历代医书中,药物与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黄帝内经》提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治疗与食养原则,并且论述了药物与食物对人体相得益彰、互相补益的配合关系。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的大部分是日常食物,食品与药品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只是一般称为食品的性味偏于平和,如大米、小麦、红枣、山药、干姜、茴香、花椒、胡椒、黄花、木耳、核桃、杏仁、百合、莲子、蜂蜜、香油、西瓜、大蒜等,其中许多食品完全可以起到中药的作用。如红糖姜茶可以解表散寒,治风寒感冒初起;西瓜可以解暑消渴,被称为天然白虎汤;薏米粥可以清热健脾,祛除面部黄褐斑;木耳可以清热解毒,清洗体内粉尘垃圾;百合可以润肺止咳等。孙思邈的《千金方·食治篇》是最早的食疗专论,其对食疗的作用作了精辟的论述,指出“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
食疗养生观认为,食物入口等于药物治病,同为一理,以食为药,有药食同源、膳药同功之说。因此,食疗原理也是利用食物的性能功效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它强调“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提倡辨证用药、因人施膳、因时施膳。现在人类饮食文化正处于向健康饮食方向发展的转型时期,科学文明、健康长寿的饮食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