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过年回家,我听说乡里办了一个养老院,特意跑去参观,也想为家乡的养老院做点什么。
乡里的养老院坐落在田野间一条东北走向的村路旁,大院向南排列着六排平房——
过年回家,我听说乡里办了一个养老院,特意跑去参观,也想为家乡的养老院做点什么。
乡里的养老院坐落在田野间一条东北走向的村路旁,大院向南排列着六排平房——乳白色的外墙、砖红色的屋顶,整齐而宁静,这里承担着我们乡里和管辖的九个村寨5万多人口中五保对象的养老任务,目前居住在这里的老人有101名。
走进养老院,感觉房间还是比较狭小,老人们都住6人间,里面没有单独的卫生间,电视很小,更不要说空调、网络……不过,这里却保持着乡下淳朴和快乐的氛围:除了工作人员会为老人居住房屋打扫卫生,还有老人自发的互助团,让失能老人的床上也没有异味。每天清晨6点,养老院里的高音喇叭就会响起来,老人们有打乒乓球的、有在健身器材上锻练的,非常热闹祥和。
院长请我介绍国内外大城市一些养老院的先进办院经验,我倒一时语塞。我去过英国威士尔的养老公寓,英国老人本身有丰厚的职业养老金,还流行“以房养老”,那里每个人的单独居住条件也高于我们乡里;瑞士的国家老年协会和地方政府合作,利用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在全国推行“网络+家庭”系统;台湾的‘托老所’有一个叫“CCRC”的概念,即持续照料退休社区,为老年人提供自理、半护理、全护理一体化的居住设施和服务……可能我们村里的养老院还达不到这些标准,而且每个老人从食宿、医疗、冬季供暖等按照财政部五保老人供养标准下拨4800元/年的标准,可以说,日子只能过得捉襟见肘。
不过,我看到住进养老院里的老人们都很高兴,院长给我算着帐,又说起他们摸索出的“以院管院,以院养老”的管理思路,让院里身体健康的老人成立生活管理委员会,日子怎么过,大家共同参与,还成立了帮厨组、生产组、缝补组,并且把院里的4亩多菜地经营得不仅满足“内需”,还小有创收。我看到刚摘下的大冬瓜,还有一排排的玉米棒码放院里,挂在梁上,很有丰收的感觉,更有一种家的味道。
我一直在想,我能帮乡里的这些老人做些什么呢?除了帮他们打扫卫生,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我想,把他们真实的情况介绍给更多的人也是我的义务。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老龄问题,社会各界积极主动参与农村养老,我想,乡里的养老院也一定会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向国内外先进的养老机构靠拢。(雷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