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一些人长吁短叹:虽然工作、学习都很紧张,但依然感到生活空虚无聊,内心十分寂寞。空虚即无实在内容、不充实的意思。当社会价值多元化导致人们无所适从时,就容易产生这种空虚感。怎么才能摆脱空虚呢?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笑口常开”对健康有利,但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研究者却表示,违背人们意愿的笑其实对健康有害。他认为,伪装对他人亲切友好不仅会导致人们产生沮丧的情绪,还会使人压力倍增,进而使身体的免疫系统受损。更为严重的是,如果这种压力长时间得不到释放,会使人患高血压或心血管病的危险增加。
而在全球的服务行业中有一个时髦的名词叫“微笑服务”,特别是在一些窗口行业,更是要求工作人员对顾客要“笑口常开。也正是基于此,此项目的研究者做过这样的试验:将一些志愿者安置在一个模拟的呼叫中心里并遭受客户的“虐待”。允许其中一些人在受到客户的辱骂之后反唇相讥;要求另一些人在保持克制时,还必须对顾客毕恭毕敬。
结果证明,那些可以发泄自己不满情绪的研究对象在相对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心跳很快,不过随后即恢复了正常;而那些必须对挑剔的客户“笑脸相迎”的人,在对方电话挂断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心动过速。这一研究结果表明,违背意愿地保持友好态度,只会给自己造成心理压力。同时这项试验也证明,人的情绪虽可控制,但要长时间地克制却很困难。所以,从健康角度看,有时适当地发泄不满情绪,确实比总是压抑着且还要装笑脸的好。
此外这项研究的意义还在于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应当得到更多的尊重,没必要把“微笑服务”当成一项苛刻的硬性指标,只要当事人工作认真,态度积极,胜任自己的工作就行。另一方面,作为“上帝”的顾客,最好别把服务人员是否微笑当成服务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
最后想补充一点的就是其实不只是服务行业需要假装微笑,像很多公众人物不是也经常要需要时刻保持微笑吗?我想大家看完这篇内容后就应该明白为啥那些名人都比咱普通人死的要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