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网/养生常识/饮食养生/四季养生/养生保健/养生人群/中医养生/运动养生/养生食材/养生菜谱/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常识 > 养生生活 > > 正文

给宝宝吃活蝌蚪、喝蟾蜍汤,这真是亲妈吗?

2019-04-08 12:14:52 来源: 养生文化网  点击: 标签:

导读: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春雨健康科普(chunyuyuedu)”  近日,微博流传着一段家长给孩子吃活蝌蚪的视频,只见碗中活蹦乱跳的蝌蚪被一勺一勺喂进孩子的嘴里。  家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春雨健康科普(chunyuyuedu)”

  近日,微博流传着一段家长给孩子吃活蝌蚪的视频,只见碗中活蹦乱跳的蝌蚪被一勺一勺喂进孩子的嘴里。

  家长称这样做是为了给宝宝强身健体,但春雨君看了只能长叹一声:你们社会人真可怕,活蝌蚪都能直接吃进嘴里。

  活蝌蚪能解毒?

  之所以会有人吃活蝌蚪,是因为他们盲目相信偏方,认为活蝌蚪具有解毒清疮的作用。

  的确,在《本草纲目》中曾经记载过:蝌蚪生水中,虾蟆、青蛙之子也。状如河豚,头圆,身上青黑色,始出有尾无足,稍大则足生尾脱。俗三月三日,皆取小蝌蚪以水香之,云不生疮,亦解毒治疮之意也。

  然而,作为中药的蝌蚪并不能直接活体服用,经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蝌蚪及蟾蜍的提取液确实可以入药,但制作药物所用的蝌蚪,都是经过严格饲养、灭菌处理之后才能使用的。

  直接食用生活在野外池塘中,以吃水中的浮游生物、蚊子的幼虫、鱼类的尸体、甲虫等食物为生的蝌蚪,不但不能治病,还有被感染的可能性。

  有一种异常恐怖的寄生虫经常依附在蝌蚪、蛙类、蟾蜍身上,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裂头蚴”。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因食用蛙肉或者蝌蚪感染裂头蚴的平均人数已经超过1000例,其幼虫可以寄生在人体脑、眼等重要器官。

  如果孩子食用的活蝌蚪携带有裂头蚴的虫卵,这些卵会先在他的肠壁上呆一段时间,直到孵化成幼虫,再通过血液进入人脑肆意游走,吸收脑细胞的营养发育长大,很可能引起癫痫、偏瘫和失明等严重后果。

  另外,绝大部分裂头蚴病很难确诊,绝大部分患者通过手术或病理组织活检发现虫体而确诊。一旦患上裂头蚴病,危害巨大且不易治愈。(具体可见文章:路遇别人的蛙儿子,煮了吃滋补效果好吗?怎么吃最安全?)

  不吃蝌蚪,改喝蟾蜍汤行不行?

  春雨君认真严肃的告诉你,不吃蝌蚪可以,但改喝蟾蜍汤有可能会让你中毒!

  据台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道,2003年时,台北市北陡镇寨曾有一名妇女从田里抓了3只蟾蜍,做成了可以“清热解毒”的蟾蜍红枣汤,给3个小孩和侄女喝,结果导致4个小孩全部死亡。

  经过检验发现,食物残渣中并未发现有机磷、毒鼠强、氟化物和砷化物等毒物,所以判断此次食物中毒是由蟾蜍毒素引起的。

  事实上,蟾蜍和蝌蚪一样,都是可以入药但不能直接食用的,然而完全未经处理的活蟾蜍是一种剧毒“食物”,它耳后毒腺和皮肤腺中含有白色的蟾蜍毒素,人若食用或者经伤口接触,极有可能就会中毒。

  虽然目前对蟾蜍毒素的中毒致死量并没有明确记载,但食用蟾蜍引发死亡的案例却比比皆是。

  根据临床和实验医学刊登的文献表明,一般人体在食用蟾蜍半小时~1小时之内会出现症状,发生频繁的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口唇及四肢麻木,严重者还可能会发生休克惊厥呼吸衰竭以至于死亡。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着想,春雨君建议大家还是不要随意服用任何蝌蚪、蝌蚪汤、青蛙卵、蟾蜍卵、蟾蜍汤……

  温馨提醒:如果发现有人误食这类食物,应立即饮用大量盐水催吐,并且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刘仲昌,许美玲,林永坚。一起服食蟾蜍中毒死亡调查报告[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05):630-631。

  蔡晓虹,王金玲。蟾蜍中毒致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6(02):233。

  周沭仁,王凤英。二起因食用蟾蜍引起的食物中毒[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05):462。

  胡月芳。4例食用蟾蜍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J]。现代护理,2001(03):40。

  吕鹏波,韦丽娜,张晓辉。蟾蜍中毒引起心律失常1例报告[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1999(03):28。

  NithiuthaiS,AnantaphrutiMT,WaikagulJ,etal.Waterborne zoonotichelminthiases[J]。Vetparasitol,2004,126(1-2):167-193.DOI:10.1016/j.vetpar.2004.09.018。

  ChoSY,BaeJ,SeoBS,etal,Some a specet of human spargano-sisinKorea[J]。Veparasitol,2004,126(1-2):167-193.DOI:10.1016/j.vetpar.2004.09.018

  作者:喵仙人

  本文为春雨医生原创,授权新浪健康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春雨医生。

频道推荐

常识饮食保健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