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网/养生常识/饮食养生/四季养生/养生保健/养生人群/中医养生/运动养生/养生食材/养生菜谱/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养生 > 太极常识 > > 正文

太极拳教程 漫谈太极拳的松静意

2018-01-18 15:16:46 来源: 养生文化网  点击: 标签:

导读: 松静在太极拳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太极拳基本功。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柔和缓慢,男女老少皆适宜练太极拳,当今人们习练太极拳能缓解压力,就是通过太极拳的放松方式达到效果,下面随着太极拳教程学习一下吧!漫谈太极拳的松静意练习太极拳前一定要排空思想杂念,静

  太极拳松静的意义

  松静,即锻炼一种放松的心态,这也是放松的人手点。武式太极拳一代宗师武禹襄公日:“先在心,后在身。”

  心静无为是实现松的前提和保证。练太极拳首先要心静,只有神经中枢(大脑)松静,思想集中,心平气和,才可以开始动作。

  这也可以用道家说的“清心寡欲”来形容。

  李雅轩先生说:“未随出势,先将脑筋静下来,摒除杂念,身心放松,去掉拘束……练拳时先松心,后松身,心身俱松之后,其意气便可自然地沉到丹田了。”全身肌肉、韧带、骨骼以及各个脏器的放松程度,是受大脑神经兴奋程度影响的。

  练功时,大脑越入静,神经兴奋程度就越低。骨肉就越松,血液流动就越好。但是练大脑入静的功夫绝非几日之功,需要一个锻炼过程。

  心静不是强令内心镇静,而是要使急切求松的心情趋于缓和、坦然和宽松,继而才能进入无欲无求之境界。

  是一种修为比较高的境界,不是让自己不动就是心静。

  单一地求松并不能做到真松、全松。不少习练太极拳者虽深知盘拳揉手须周身放松肢体无一处用拙力、无一处僵滞的要求,但却因找不到要领而很难真正做到,他们往往只知道放“松”肢体去练拳。

  这样从形体动作上看似柔软优美,但周身或多或少总有一部分没有放松。

  其实实现松的障碍就在于行拳者自身急切求松的意图,他们往往越急切地想放松,心情反而越紧张,一颗心老悬着放不下来。

  刻意追求和意念过重的心理因素,恰恰导致了与真松境界的背道而驰。

有些人把太极拳练得软绵绵

  有些人把太极拳练得软绵绵,稍微用一点力却又僵硬了,精神也提不起来,这样既没有柔,也没有刚,这种练法练成的不是“由松人柔,运柔成刚,刚柔相济”的太极拳,而是一种体操式的太极拳,即圈内人俗称的太极操。

  松静是练好太极拳的必要条件,阴阳虚实是练习太极拳的灵魂,传统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是纯以神行,仅看到神的忽隐忽现,刚柔的痕迹是看不出来的。

  要松得好,就要加强心性方面的修炼,在推手对练中尤为重要。没有良好的心性修养,心里松不下,形体又如何能松得好呢?

  内外松不好,又怎能使自己听劲灵敏、化劲干净、发劲干脆呢?松是太极拳劲道的根本,松不下去便无法求得整体劲。

  推手时,往往是越怕输的人精神越紧张,也越容易犯僵硬、丢顶、拱架之病。

  所以在练习推手时,要从练“吃亏”人手,敢于让对方进来,练习能吞、能容的本领,练放长、大幅度的引进,不怕吃亏,不怕输,从而有意识地借对方的来力锻炼自己的松活、引化的本领。

  学太极拳不久的爱好者,要先松心后松身,不宜过早找劲,亦不宜追求练松功的“气感”,应该首先求得神经中枢的松,接着求得皮肤腠理和肌肉韧带的放松,再接下去是关节的放松和用意识导引内脏的放松。

  如胸松腹实、气沉丹田等。松自然能柔,而柔却不一定能松,所以要先求松,松而柔生,进而松柔兼备,进而松而能沉。

  结语:综上所述,您对太极拳的松静意是否了解了呢?修炼太极拳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练习太极拳能提高身体机能,同时还能预防疾病。太极拳养生适合任何人群,可强身健体,也可当做休闲养生拳术。

频道推荐

常识饮食保健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