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太极拳是一项整体运动,也是一项对称运动,我们今天谈谈太极拳内外相融的境界。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圆活轻灵,当到达内外相融境界时,气血顺畅,周身轻灵。太极境界也提升很多,下面随着太极拳的内外相合了解一下吧!浅谈太极拳内外相融的境界习练太极拳要有一种
太极拳是一项整体运动,也是一项对称运动,我们今天谈谈太极拳内外相融的境界。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圆活轻灵,当到达内外相融境界时,气血顺畅,周身轻灵。太极境界也提升很多,下面随着太极拳的内外相合了解一下吧!
浅谈太极拳内外相融的境界
习练太极拳要有一种整体观念,太极拳属于武术中的内家拳,与外家拳不同,太极拳内外双修,这是外家拳没有的特点。
很多人理解其根在脚,是脚使劲蹬,腿使劲蹬,腰使劲顶,全理解错了。所以这里面的内外相合,是你的内气沿着你的经络走向形成相合。
太极拳讲“松、散、通、空”,到了全身空透的阶段,就是全无身体边缘的感觉,内气在身体的任何部位都能畅通无阻。所以,真正的内外相融,是内与外完全没有界限,才叫相融,内与外合而为一.这时你的体会和感受就不一样了。
学习太极拳前,要排空思想杂念,静心习练,这样才能达到太极拳空的境界,达到无为而不为的境界。
现在你们虽然经常有没有身的感觉,但是还是假象,自己感觉得很好,可是别人一模你,你的手还在那里,身体还在那里,这就是没有融。
真正到了内外相融的阶段,是别人无论怎样摸你,攻击你赌,都让别人感觉到是一个虚空的存在,要摸摸不到,要攻击攻击不上。但内外之间的种种变化,却又是完全为你所控制。
太极拳讲内外相融,还有一个自己和对手融为一体的问题。在实际应用时要有与对手“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变化和感觉。
练习太极拳的内外相融,可以使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功效。
自己身体的身体内在气势所产生的运动变化可以控制身体周围的变化,这样人家一接触你就好象掉到深渊里。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这就是将外面的东西拿进来,里面的东西同时松出去,这就是内外相融。
这就是道家所说的,精气聚集到了“内得”的程度,就能“博气如神,万物备存”,从而“遍知天下,穷于四极”。
此外,练太极拳体会内外相融,有一个讲法大家要认真体会,这就是“触觉要柔,流水穿堤”。意即在接触外面的人物和事物时,要能够和内里的脏腑经络交会流注相联系。
换言之,也就是要将外面的拳脚运动、姿势架子的操作和内里的吐纳呼吸,分经的运气循环统一起来,内个一致,则不论触觉到外来人物袭击或者风寒病魔的侵犯,或者触觉到内里脏腑的气脉阻碍,都可用内劲进行流水般的冲击。
太极拳的呼吸是沟通太极拳内外的一个关键,呼吸又是一个功夫不到不能体会的问题,因此开始学拳应该自然呼吸。太极拳的呼吸,在内劲的培养中扮演的是橐龠的作用,也就是内与外之间的风箱的作用,太极拳讲内气鼓荡,就是要靠呼吸去鼓荡。
但是,如果我们内劲未能练到相当火候,一讲呼吸,就容易将注意力放在肺功能的呼吸之上。而且,没有一定程度的内劲,我们所讲的橐龠又去鼓荡什么呢?那只是烧干锅罢了。
太极拳讲“呼吸通灵,周身无间”,是需要内劲达到相当程度才能体会的境界。道家内丹修炼所称之“橐龠”,是指人的肺与丹田之间犹似存在虚空一管,上系于肺,下通丹田,为道家秘传之关窍。
道家内丹修炼的观点是,人在胎儿时期,此橐龠相通上下,连接脐带,从生母呼吸受气,那时胎儿之气通生母之气,生母之气通太空之气,太空之气通太和之气,并未形成口鼻呼吸,周身气脉息息相通,谓之胎息。
到了十月胎圆,婴儿裂胞而出,剪断脐带,其呼吸即上连于口鼻,变为肺呼吸了,橐龠管失去作用,逐渐迷塞了。道家的内丹修炼,遵循老子所言“天地之间岂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就是要通过修炼,重新接通橐龠,接通后天之气与先天之气。
太极拳呼吸,走的是内呼吸之路。在道家丹书中,称神为火,而呼吸之气则为风。所谓“起巽风,运坤火”,就是指以火炼药时要借后天呼吸之气的鼓荡作用,故称呼吸为橐龠。
此外,在人类的呼吸之中,毛细血管同样扮演着重要作用。而太极拳的运动,就是能够达到毛细血管更加扩大,增强其舒缩功能,毛细血管血液循环加强,使心脏得到很好的营养。
在肌肉1平方毫米的横切面上有2000条毛细血管,在安静状态下约有5条毛细血管有血液通过,而当练太极拳时,则有约200条毛细血管打开来使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练拳到了一定阶段,会感觉到皮肤会有扎痛感,摸上去又不是真疼的感觉。
当我们达到内外相融的阶段时,全身毛窍开合,舒畅无比,全无身体边缘的感觉,内劲在人体任何部位都能往来自由,人体的每个毛孔都能扮演小心脏的角色,渗入、溢出神意气,内劲在体内广泛高速地交融,使人与大自然、与天地万物相通无碍,天地之气归于我身,气势松散而发,磅礴雄武,却又如沐春风,一身舒适。
太极拳内外相融的口诀
(一)以外引内
太极拳是内外兼修的,外面是肢体的屈伸,内里是以意以行气;是以外动来引内,又以内动来引外,内外相互引发的,以达内外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