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慢性疾病与我们越来越近,中风已经成为常见病。而太极拳养生可以提高中风患者的平衡能力,太极拳的特点柔和缓慢,对体力要求不高,下面一起学习一下太极神功。中风患者打太极神功可提高平衡能力我们经常在公园或者广场上看见人们安静
使身体内外各部建起巩固的防线,形成一身备五弓的蓄发之势。这样,不遇敌则已,若遇劲敌,则内劲猝发,如迅雷烈风,故外似处女,内似金刚,此为太极拳的一大特点。
二、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
大家有没有见过脖缠钢筋、头顶碎砖等等呢?这是一种运用硬气功的运气方法哦,把内气运到头顶上去,头就能把砖头碰碎了;然后就是运到脖颈上,就能把钢筋绕起来了呢,这也是一种很高深的太极拳要领。
太极拳结合力学和经络学的理论,采用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以小力胜大力,以弱力胜强力。好像用一个小小的千斤顶,就能将载重几吨货物的汽车顶起来一样。脏腑经络气血失和,则神机反常而生疾病;和则气血流畅而强身延年。
所谓太极拳蓄发相变、引劲落空、借力打人、以四两拨千斤,皆是螺旋劲所起的作用。故《拳论》讲:“虚笼诈诱,只为一转。”从经络学上来讲,经络是指布满的人体气血通路,源于脏腑,流于肢体。
太极拳结合经络说,以拳术与导引吐纳为表里,拳势动作采用螺旋缠丝式的伸缩旋转,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气宜鼓荡、气遍身躯”,内气发源于丹田,以腰为轴,节节贯串,微微旋转,使腰隙(两肾)左右抽换。
我们可以通过缠绕运动的方法,旋腰转脊,然后遍布在全身;打任、督两脉,接着上行为是旋腕转膀,下行为是旋踝转膝,能够达到四稍,复归于丹田之中,动作会呈弧形,使得圆活连贯,就算一招一势,也能够承上启下了,基本上是一气呵成,能偶让气血循环。
此为运劲(即运气),它区别于用劲,这种系统的运气方法是符合经络学说的道理,也是其它拳法和体育运动所少有的。
三、把武术与导引吐纳相结合
导引和吐纳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养生术,早在公元前几百年的《老子》、《孟子》等著作中已有记载。
汉初淮南子刘安就编成《六禽戏》,汉末著名医学家华佗又改为《五禽戏》,他模仿禽兽的动、摇、屈伸、仰俯、顾盼、跳跃等动作,并结合呼吸运动,用于治病保健锻炼,是后来气功和内行功的先导,也是道家养生学的基础。
太极拳把导引、吐纳术和手、眼、身法、步法的协调动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内外兼修的内功拳运动,这不仅对强身健体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而且对提高拳术的搏击技巧也是一个创造性的发展。
太极拳养生禁忌
第一法:解雾法
大雾天不应练功,因为雾毒浊气,对人体有害。在这种天气,应知解雾防毒之法。其法是:凡遇下雾天,要饮三口酒,即饮三小杯白酒,可解雾毒、气毒。一杯酒亦可有效,然三杯为最好。
第二法:忌凉法
前辈师长们说:“热成功,凉招病”。武功练习之后,全身出汗,自然发热,此为正常必然的现象。而停功之后,切忌受凉。热身突然受凉,容易生病。
练玩拳,全身会有热的感觉,这时很多人会洗个澡,或者是喝点凉水的习惯,其实这对身体带来很大不利的因素。
练铁沙掌、铁臂功等硬功的人,停功后一小时内不可用凉水、摸凉物(手掌不可碰冷水、石头、铁管等一切凉物),否则易患疾病。所以练功人首先应忌凉、知保暖才行。
第三法:饮水法
汗后大量失水,应及时补水,但如马上大量饮水,易成疾患。正确的方法是:早上练功前先饮一杯头天晚上备好的凉开水,以补一夜的身体失水。晚上练功前,也应先饮一杯温开水为好。每次练功出汗后,不宜马上饮水,汗干后再少量饮半杯至一杯为宜。
结语:看了上文的介绍,你是否觉得太极拳非常的神奇。太极拳对当代人有很高的养生价值,中风患者通过练习太极拳能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并且身体的稳定性也有所改善,身体免疫能力也有所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