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众所周知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有的人将太极拳作为养生拳法,但是您了解太极拳真正的含义吗?小编今天用现代文解读传统太极拳。下面我们先学习一下太极拳教程吧! 用现代文解读传统太极拳理论太极拳在我国武术历史上已有几百年,随着时局的动荡,太极拳
虽然已经进入和平年代,我们都不需要武术,但是我们不得不了解武术,太极拳教学被现代人用作养生,但是太极拳的本质是门武术。太极拳的特点刚柔相济、以柔克刚,这些都与兵法相符合,下面我们先学习一下太极拳教程吧!
太极拳是武术,亦是兵法
太极散手是太极的最高境界,是众多习武者的梦想。太极拳的拳理拳法与兵法相符,把太极拳运用到兵法中是完美的结合。
武学讲攻防,攻防讲兵法,如不研究兵法,就变成胡打乱冲了。如果一支军队在打仗前没有战前动员和准备,等来了敌人才现招兵马,能来得及吗?太极拳不仅能强身健体和防身自卫,还能把自己培养成有指挥才能的军师。
那么,我们指挥谁呢?是指挥千军万马。有人一听,这不是大白天说梦话吗,不就是太极拳吗,不过是一拳一脚,一招一式而已,哪有什么千军万马,又有什么兵法可言呢?此言差矣!你若真能把太极拳的内涵思想弄明白,你非一般战士。
太极拳是种武术,练习太极拳能增长大智慧,现代很多商人都练习太极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太极拳让他们在商场上游刃有余。
千军万马是什么?周身所有神经就是自己的千军万马,足够让你领导的,如果你的水平能力不够,它就不会听从你的调遣,你就调动不起它来,或者说是呼叫不灵。太极拳就太极拳从拳脚功夫而言,不也是要把它训练得招之即来,来之能战吗?
太极拳学攻防不离兵法,而且隐含着极其深厚的阴阳哲理。万物离不开阴阳,有道“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修炼太极功夫,主要是修松静安神阴阳互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
我在太极诗歌中写道,“有无无有阴阳走”,也就是重在阴阳的变化。这个拳无论怎么动,都是离不开阴阳的。太极拳的动静虚实松紧,讲的就是这个理。如不能理解这点,练的就只是操,只有理解太极拳内在的,练的才是拳。
练习太极拳要去心静体松,对现代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每天面对着各种压力,导致我们神经衰弱,练习太极拳能缓解精神压力。
无论在拳经中所述,还是众多拳师所讲的,太极拳所要求的东西,好象就是松呀紧呀,虚呀实呀,看起来都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可现实中,并不是这样。
在公园里许多打太极拳的人,有的甚至是国家颁发很高段位的人,不懂阴阳之理的大有人在,虽然他们能把拳经背得烂熟,却未能在拳上落实好。
拳打不出名堂,究其根源,就是没有真正去重视拳劲所讲的“阴阳、虚实、松紧”等,没有重视就更说不上懂了。如果太极拳爱好者能弄懂了这个道理,就能少费十年的力气。
练拳就是在修炼自己,时时刻刻调整自身的阴阳虚实平衡能力,就是阴阳互换无端,处处都有一虚一实,虚实处处含阴阳而互换,无处不在。当然,修炼的程度、深度不同,就有不同层次的感悟。
再说阴阳,王宗岳太极拳经中说,“不偏不倚”,就是说阴阳平衡,阴阳不平衡就会偏,不平衡就要倚。如果练拳时出现这种拳病,就要多加注意了。但很多人忽略了这个环节,最终好高骛远白费力也。
王宗岳拳经上还说,“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这就是说如果你没在阴阳上琢磨悟道,那就只是比划拳的架式罢了。
因此,不懂阴阳就会自然出现拳中偏滞两病,这就是拳经中所道,“欲避此病,须知阴阳”。且不讲懂劲,就说身上各部听自己的使唤了没有,如自己身上还没听使唤,就想提前求懂劲,就是太着急了。
要想把自己先弄明白,得需要多久呢?相信这才是太极拳爱好者真正关心的事,说句实在话,只要方向没错,个人肯练,时间不会很长,决非十年不出门,可以说三、五年定会大见成效。
要想练好太极拳,就要有太极拳的思想,如果一边比划着太极拳的外架,心里却没有想着太极拳,那还怎么能练成太极拳呢?太极拳除了练一些功法之外,更重要的是练出自己的心性来,一旦能真正的理解,灵活运用并融进了兵法思想,才算懂了太极拳。
太极拳可以用来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前者具有绝对性,而后者则有相对性。太极拳无论内外家,各自都有它的攻防特点,高级拳家自古都把太极拳和兵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内家拳更为突出。
内家拳特别强调心法,心法的训练包括战略战术,内心思想培养,强化随时带着侦查敌情的意识,去训练每个部分,学会调动兵力。说到用兵的战略战术,兵法是讲攻心为上,古人云,将不论勇在于谋,兵不论多在于精,所说的就是调兵遣将的重要性。
太极拳人如果既能把自己的筋骨练得强悍有力,又能把自己所学的心法与兵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那就是文武双全了。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只张不弛则不能立足于世,这也就是文武之道、阴不离阳、阳不离阴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