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太极拳的特点深受年轻白领的喜爱,白领通过练习太极拳治疗颈椎病等。白领练习太极拳教学后,在职场上顺利晋升,因为太极拳缓解她们的精神压力,让她们工作更有效率。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八十八式太极拳。 八十八式太极拳进入写字楼太极拳走进写字楼受到职
这样一鼓一收的锻炼,不但不会使肚子变大,反而会使肚子肌肉更结实,更有弹性,这就是打太极拳的好处。<<<七旬老人因练此功英姿飒爽
女性练太极拳的优势
1、疏通经络、引动内气
“经络”有路径和网络之意,他们错综复杂地交会联结,遍布全身,内连脏腑,外浮肌表。从而沟通人体上下表里,是调节肌体和运行气血的通道。
“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是极其细小的物质微粒,难以直观地察觉。因此,只能通过人的感观,根据事物的各种变化而体现气的存在。
人体气的来由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禀赋于先天父母之精气,二是饮食化生的水谷之精气,以及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脾、肺、肾三脏的生理功能综合作用而成。
现在我们所说的气,原本就是中医的理论体系,被引进拳术领域后就逐渐形成了具有武术内涵的基本概念,这时就不是简单指医学理论中的气,而又包括了武术上的内气,这里所说的内气即是太极之理气。
内气的引动和鼓荡,必须依附先天和后天之精气作为物质基础。陈鑫在《太极拳论》中说:“气者,生之本,经者,气之路,经不通则气不行也”。又说:“以吾身自有之元气,运行吾身”。“以气运行,一气贯通”。
这都说明了气是本身固有的本元物质。只有在经络道路畅通无阻的情况下,则有利于引动和鼓荡,才能一气贯通,产生防病和技击的效应。众所周知,内气可以在气功和内家拳中产生。就像练习郑多燕减肥舞一样,需要动作协调一致。
太极拳是内家拳,也就是说内家拳必须是在身体内要练出内气。气功是通过人特定的姿势和意念引导,逐渐产生内气的。而太极拳呢?在陈式太极拳的发源地有句话说:“练太极拳初始时以外形催内气,到终末时以内气催外形”。
也就是说要达到以内气催外形阶段的前提是体内必须要有内气,而太极拳的内气是用外形催出来的,因此就产生了一些问题,同样是拳,为什么有内家拳和外家拳之分呢?
为什么都是身体的运动,散手、跳舞或木兰拳就不能产生内气呢?由此可见,太极拳的内气产生是由特定正确的外型和完全吻合太极理念的动作才能完成。
2、调整身法、周身放松
所谓“身法”是指练拳时对周身各部位的要求。这个要求,是在周身放松的条件下,方能做到。所以第二阶段的练习,应着重放在放松上,为了使骨关节放开,伸筋拔骨,就要有意识地去做一些动作,比如要领里面的上下对开、手掌外撑等都非常重要。
这个阶段也可以练习一些发力的动作,如金刚捣碓、掩手肱拳等动作。但要尽量放松,不要用拙力(即笨力气)。《拳论》讲:“一层深一层,层层妙无穷”。我们已经掌握了第一步的姿势要求,使其达到周身放松。
3、熟练套路,明确姿势
所谓“套路”是指太极拳的整套架式。所谓“姿势”是指每个架式的动作要求。对初学者来说,主要要求需侧重于套路的熟练,方位的正确,同时适当注意姿势的规范。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套路已达到熟练的地步,那么就必须侧重于姿势的正确。
在求得姿势的正确以及套路熟练的前提下,才能逐渐产生内气,发挥太极拳应有的效应。现分二个方面,谈谈这一阶段的练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对初学太极拳的学员来说,心情过往往于火热,为了追求欲达的目的,心情过于亢奋。因此,大脑神经往往处于兴奋且紧张的状态,加上陌生的内外环境从而容易导致情态,意识上难以清净。
正因为存在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求从练拳开始到拳架结束时,每招每式务必做到思想上的清净,整套拳架看起来象是做意识体操。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收敛内气,便利于引起鼓荡。正如《拳谱》所说:“静养灵根,气养神”。
所谓养根的“根”,就是根本,也就是肾脏。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内脏的元阴元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静则养根”也就是说,只有在意识清净的条件下,才能有助于肾气的旺盛与收藏,从而使五脏健运。内气充沛,神得以养。故动作矫健。
初学拳的学员,不容易做到意识上的平静,其根本原因大在于大脑对新的事物、条件等各方面因素不相适应,也就是不习惯,只有我们有毅力地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地练习,那么经过一段时期以后,就会自然而然地习惯了。
注意身法,初学的学员不能要求太高,也不能操之过急。这就和写字一样,从思想上认识到竖、横、点、钩等笔划,能组成方块就行。练拳也是这样,初学者身法上只要求,头部自然端正,立身中正即可;从步法上,能理解虚步、出步、收步,知道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