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网/养生常识/饮食养生/四季养生/养生保健/养生人群/中医养生/运动养生/养生食材/养生菜谱/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养生 > 太极常识 > > 正文

太极拳教程 预防心血管病此运动效果就是好

2018-01-18 15:28:03 来源: 养生文化网  点击: 标签:

导读: 太极世家不是一日练就,所以在初学太极拳时经常会感到不顺。这是太极拳教学中常见的现象,练习太极拳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坚持练这种就会改善。掌握好太极拳的特点,我们先跟着太极拳教程学习一下如何练。练拳“不顺”怎么办初学

  所以,初学的人练完一两趟“简化太极拳”,往往会感到两腿酸痛,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坚持练下去,这种腿部酸痛现象,就会消失。<<<深秋做此运动竟有抗寒健身效果

  每次锻炼的时间长短、趟数多少、运动量大小,应根据工作和学习情况及自己的体质而定。一般健康无病的人,运动量可以略大一些,可以连续打一趟或两趟。

  老年人和体弱者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适当调节运动量,可以单练一组或几组;’也可以专练一两个式子如“揽雀尾”、“云手"、“起势”等;也可以架势稍高一些,如“弓步”的前腿应垂直,膝盖与脚尖在一条垂直线上,送时,膝关节弯曲度可略小一些。

  患有腰间伤病的人,每次的运动量不宜太大,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加大运动量,必要时应征求医生的意见。总之,在初练太极拳时,运动量的掌握务要因人制宜,因病制宜,不应贪多求快,急于求成。

  要持之以恒

  练太极拳和从事其他体育锻炼一样,贵在坚持。不仅开始时要积极参加练习,而且一定要坚持继续练下去。根据自己生产、工作或学习的时间情况,最好每天在业余时间能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练习。

  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或是认为已经练会了,或者感到病情有所好转,就不再继续坚持练习。

  那样,不仅不能逐步提高太极拳的技术水平,不能做到精益求精,而且更重要的是不能更好地收到坚持练太极拳增强体质和治病防病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每天在班前、班后或工间操、课间操时间,在本单位的院落、空地都可以练习。

  .有条件的最好能在清晨或晚间,就近到公园、树林、广场、河边、草地等空气清新和环境安静的地方练习。如果这些地方设有太极拳辅导站,参加集体学习,收效会更好一些。

  另外,初次学习太极的人如果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可以找一些经常练习太极的人来一起练习,在练习中让别人指出不对的地方,并反复练习错误的动作,直至完整的学会整套动作。

  练好太极拳先掌握四个理

练好太极拳先掌握四个理

  其一,要明画大圈之理

  练习太极的人不但要练好太极的基础,更要将其规范化,尤其是拳架。练习陈氏太极的特点就是必须要先练好画大圈的动作,只有练好这个动作才能将身体的各个关节画开、画活。

  达到舒展的身姿的目的,然后再练习画中圈,最后到小圈,最终达到最高境界。练习者必须从一开始就认真的练好这一点。

  其二,要明三节之理

  人体全身有根节、中节、梢节三节之分。即:臂为梢节,身为中节,腿为根节。三节之中又各有三节。臂之三节,即: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身之三节。

  即:头为梢节,腰为中节,腹为根节;腿之三节,即: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练拳者要认真走好用好三节劲。如在用两臂走圆画圆时,开时肩、肘、手依次相开,合时手、肘、肩依次相合。

  发劲时,一定要做到根催、腰达、梢发。通过这样久而久之的练习,就能达到节节贯通,周身一家,一动无不动,松活流畅之目的。

  其三,要明缠丝运动之理

  螺旋缠丝是陈式太极拳特有的练功方式,也是化掉身上的僵劲产生太极拳弹性掤劲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在行拳走架中,一定要把上下缠、前后缠、左右缠、进退缠、正斜缠的一顺一逆、双顺双逆的五对缠丝做到位。

  开合时,要做到顺缠合、逆缠开,均衡、对称、协调,无所偏倚,无过无不及。久而久之地练习,就可以达到浑身俱是缠丝圈,全身上下左右无一处不缠丝,而又以身躯缠绕为主宰。

  通过腰脊的螺旋运动和胸腹折叠运化来带动贯穿上下四肢的螺旋缠丝,进而达到周身一家的螺旋缠丝,沟通周身奇经八脉、十二经、十五络,使气血流注,营卫周身,调解三焦,和平阴阳,内壮五脏,而又柔活骨节、肌腱、筋韧,外强筋骨。

  其四,要明用意不用力之理

  太极的运行法则就是以意识来控制全身,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使身体的各个关节比如筋、皮、肉、骨、肌腱、韧带等得到放松,舒展和锻炼,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频道推荐

常识饮食保健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