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网/养生常识/饮食养生/四季养生/养生保健/养生人群/中医养生/运动养生/养生食材/养生菜谱/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养生 > 太极常识 > > 正文

陈氏太极拳 老架一路74式演示教学

2018-01-18 15:34:20 来源: 养生文化网  点击: 标签:

导读: 太极拳虽然看似是一项简单的运动项目,但是要想学好太极拳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太极拳讲究的东西是很多的,比如在练习的时候如何让自己心无杂念,完全的放松身体,这一点在太极拳的学习中也是很重要的。在太极拳的学习当中讲究的是静,只有做好了静,才能更好

  太极拳是我国的传统武术项目之一,太极拳不仅有防身的功能,长期练习太极拳还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因此现在很对人都将太极拳作为日常锻炼身体的运动项目,那么学习太极拳的原则有哪些呢?一起看下面的文章。

  一、慢练为养 快练为伤

  太极拳动作缓慢舒展,因此在练习的过程当中一定慢,这样才能使气血跟上意识的运行,从而达到气到、力到的境界。

  二、柔练为养 刚练为伤

  练太极拳要用意不用力,要柔和缓慢地练,这能够使身体充分放松,有利于气血的运行;用拙劲刚练,伤气伤血,有害健康。

  三、舒练为养 缩练为伤

  身体舒展,精神放松,能使气血运行到四肢百骸;浑身紧缩着打拳,动作僵硬,不利于放松,当然有害健康。

  四、圆练为养 方练为伤

  太极拳的动作是很符合人体的正常运行的,因此太极拳动作圆滑舒展,长期练习能够达到舒活筋骨的作用。

  五、中正为养 歪斜为伤

  太极拳的首要要求就是“立身中正”,身体中正,气血贯通;否则,身体歪斜,气血不通,有害健康。

  六、心静为养 心乱为伤

  这从现代医学也能得到印证,人长期心情烦乱,肯定会造成各种疾病。所以太极拳要求心静慢练。

和练为养 怒练为伤

  七、和练为养 怒练为伤

  练太极拳时,要心平气和。如果生气发怒时练拳,则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八、练意为养 练力为伤

  在太极拳中意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练好了意,才能做到意到力到。

  太极拳养生论

  一、精神论

  养精化气,养气化神,固根培本,养人身三宝,充人精神,发人智慧,使之,能为人所不能,能及人皆莫及,是谓太极养身,太极养身,则是掌握人身三宝,精气神自然变化的规律,修之炼之,而达到养生长身之修炼方法。

  二、太极论

  太极,无极而生,阴阳和合而成。(即:一气分为二气为阴阳,阴阳二气合为一气为太极)

  何谓太极?老子 :“无,名天地之始”天地之始乃是混沌,混沌者,元气,原始祖气,此一气,先天而生於阴阳,后天而藏於阴阳,即,生於先天而藏於后天,为阴阳未分之象,万物元始之极点,故谓无极。无极者,虚无静极之意也。混沌初开,乾坤始奠,阴阳道合而成象,是谓无中生有,“有,名万物之母”,谓之太极。

  如:天地阴阳上下相合为一气而万物生,日月阴阳来往相交为一气而寒暑顺。男女阴阳彼此相交而孕始成。

  此一气是为太极,故为万物之母,太极。乃太和静极之意。

  三、两仪论

  合为一气,其中有物。静极生动,动静之变,阴阳而分,谓两仪。两仪者,阴阳也。上述,阴阳二气合为一气,谓太极。一气分而为阴阳,为两仪。故,太极两仪,乃阴阳之动静离合也。阴阳分离则死,二气和合则生。

  四、养身论

  人,乃精气而生,精气而养。精生于食,为浊、为阴、为动;气生于精,为清、为阳、为静。此人后天心肾中之二物。精满则动,顺则生人,耗尽则气无依、神无托、人无本而死。逆则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气相抱,有依有托而生道、生仙。然,此二物均系於性、於意。心性如猿,好动为阴;意气如马,好静为阳。

  收回性猿,意马自归。故,修炼家,以收回后天之性意,而固精养气;以后天呼吸之气而烹之炼之,使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精神旺盛不贩而养身、健身、长生,此乃后天造化之功。使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谓之六合。唯合而能生、能养,故为:太极养身,是养长之道、生命之本、升仙之阶。道家小成功夫,炼精化气,化为真阳之气;炼气化神,化为至灵之神。而后神气交合真性出现,性光出现,如墙头花开,如夜明珠高悬。经说:“出墙花儿,火最清,候最真。”摘之、采之、吞之乃采补之法;渐摘渐采,由少而多,积厚流光,养出真灵,真性真灵和合而生道,生仙。乃大成功夫。

  静坐功法

  人之生死,系于性命,性命之道,养长之道,生命之源,升仙之阶。

  性者,心也,乃心中之元神,发于两目。心性好动如猿。

  命者,肾也,乃肾中之元气,发于淫根而牵于心性,意气奔放如马。谓之“心猿、意马”。收回心猿,意马自归。

  古之修练家,以收回后天之心意,而固精养气,以后天呼吸之气为风,真阳之气为火,去烹之练之,使精化为气,气化为神,使精神凝聚,而还虚合道。

  筑基功法

  修炼之法不可甚数,行、住、坐、卧,亦不拘一格,难尽其祥,今谨将静坐功法,阐述如下:

  静坐前,宽放衣带,轻沉身心。务要使入坐时,身体平直端正,不受束缚,血脉自然流通无阻。扫除一切杂念,使心归意回。

频道推荐

常识饮食保健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