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学习太极拳,初学太极拳的人应该掌握太极拳的黏劲、走劲、引劲和拿劲这四种劲,学会了这四种劲才能更好的学习太极拳的推手以及技击功能,那么应该怎样学好着四种劲呢?一起看下面的文章。
太极拳是结合了阴阳五行之学,传统哲学的一项武术运动,太极拳的理论与中医的理论同出一理,因此太极拳是一项具有极高医疗保健的健身运动,长期练习太极拳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延缓衰老。
太极拳抗衰老
太极拳对于血管系统的影响许多研究证实,太极拳锻炼能延缓心血管机能的减退.提高血液系统的功能.尤其是增强免疫功能。对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延缓衰老有一定的作用。
心脏的泵血功能是心脏最基本的功能,心率和血压是反映心血管机能的重要指数,进行10分钟以上的太极拳练习后,心律为120次/分左右。
因此,它是一种中低强度的运动,能有效地提高中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机能。
国内研究发现,太极拳练习后恢复期内舒张压低于运动前水平。
由于舒张压影响冠脉血流,运动后舒张压下降对于心肌的供血具有重要意义,运动后即刻收缩压上升幅度不大,恢复期内有所下降,但维持较高的脉搏压差,这说明太极拳可以减少外因阻力,改善周循环。
尤其是舒张压较低对冠状动脉血流的心肌供血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保健效果。
另外太极拳很多姿势要求“气沉丹田”,这是一种膈式呼吸。膈肌与腹肌的收缩与舒张促使腹压不断改变。
促进血液回流,改善血液循环状况,加强了心肌营养,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
研究发现练习太极拳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ESD)减小,缩张末期内径(EDD)增大。
根据Staring定律:心脏收缩产生的能量是心肌纤维长度的函数,随着EDD的增加,舒张末期容积(EDV)亦增加,必然引起心肌纤维初长度的增加,从而使心脏收缩力加强,有利于血液的排出。
“拳其于易,理成于医”。太极拳与中国医学的阴阳学说同出一理,与中国医学同承一脉,故“拳名太极,实无极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开合也”。
因此,太极拳虽类归武术,但却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治病思想,在中国传统的养生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太极拳是防患于未然、防疾于未然的自我摄生调理的保养,其重在“养”。
“养”是自我调理,自我呵护,舒筋活血,开穴顺气,以增强人体系统内部和谐有序的有机性,使人体处于一种“维生”的功能状态。
伴随着现代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和进步,现代社会生活的不断提高和丰富,怎样依靠自身积极的身体活动,推迟个体衰老,提高生命质量,延年益寿,已成为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衰老生物学问题。
太极拳抗老祛病、延年益寿的功效,在于它所特有的“内外合一”的阴阳平衡的辩证观。以及“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合”。“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运行操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