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网/养生常识/饮食养生/四季养生/养生保健/养生人群/中医养生/运动养生/养生食材/养生菜谱/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 中医保健 > > 正文

药酒什么时候喝好

2018-01-18 11:39:53 来源: 养生文化网  点击: 标签:

导读: 喝药酒已经成为很多中老年人每天必做的事情,药酒饮用其实有很多的讲究的,喝药酒我们讲究很多的东西的,如果不注意的话可能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影响的,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喝药酒的时间吧!  药酒有通血脉

  喝药酒已经成为很多中老年人每天必做的事情,药酒饮用其实有很多的讲究的,喝药酒我们讲究很多的东西的,如果不注意的话可能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影响的,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喝药酒的时间吧!

  药酒有通血脉、行药势、散诸痛、祛风湿之功,是冬春季节调治进补的佳品。那么,怎样泡服药酒呢?

  先将买回的药材打碎或剪短择净后,再用冷开水浸湿,这样既可洗去脏物,又可防止药材吸酒太多,然后取出,放在玻璃瓶或罐里,兑入白酒。

  一般白酒与药材之比为1:7~1:10,至少也应将药材全部淹没,最后,将口封严,每天摇动数次,使药材的有效成分充分析出。浸泡半月后即可饮用。有些贵重药材,可将酒饮完后再浸泡几次。

一般白酒与药材之比为1:7~1:10,至少也应将药材全部淹没

  用酒浸泡中药材,可以浸出许多水无法浸出的有效成分。故药酒的滋补与治疗作用比中药煎剂疗效更好。但药酒毕竟不同于一般的酒,除滋补性质的药酒外,治疗性质的药酒在病愈后即应停止服用。

  药酒的用量可根据病人对酒的耐受力,每次服30~50毫升。不善饮酒者,可将药酒按1:1—1:10的比例兑在葡萄酒、黄酒或冷开水中,按量饮用。药酒中虽含有酒精,但浓度不高,服用量又小,一般不会产生副作用,少量饮用还能使唾液、胃液的分泌增加,有助于胃肠的消化和吸收。

  患有肝肾疾病、高血压、过敏性疾病、皮肤病者,最好不要饮用药酒。即使需要饮用时。也应按酒量兑加10倍的水,放在锅里煮一下,除去大部分酒气后再饮用。

  许多患者,特别是不善饮酒者担心醉酒,往往在晚上饮用。其实,从提高药物疗效的角度来看,晚上服用不如白天服用效果好。

  药酒喝的时候也是有讲究的,不是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喝的,一般来说,药酒最好在进餐时或者餐后喝,以免刺激胃黏膜。而且,因为药酒多由度数较高的白酒泡制而成,所以不善饮者,如果空腹喝下,很容易上头,导致心跳加速。

  药物的排泄有一定的昼夜节律,药酒在体内清除和代谢的速度以早晨至中午最慢。加之此时肝药酶(一种存在于肝脏中的促进药物转化的生物催化剂)的活性不高,因此,血液中酒、药的浓度均很高,有利于发挥治疗作用。而在下午2点至夜间0点,肝药酶的活性最高(最高点在午夜2点)。

  同时,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排尿量和尿素清除率等)的最高点在下午5点以后,因此下午至晚上饮酒,在体内排泄和代谢最快,不利于发挥药效,故药酒最好在白天服用。

  哪类人群适合喝药酒

  1、中老年人适合喝药酒

  “酒为百药之长”,有活血、止痛、散寒、助阳的功效,适量饮用,所有的酒都是有一定养生作用的,都可以归为药酒、补酒的范畴。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药酒是从狭义角度讲,特指以发酵酒、蒸馏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在酿酒过程中或直接在酒中加入中草药制成的酒,有一定的滋补和医疗作用。

  各种药酒有不同的疗效:枸杞酒能降压、补肾、养阳。人参酒能驱寒、舒筋活血、增强身体免疫力。鹿茸酒能滋阴养血。灵芝酒能益寿延年。首乌酒能滋养头发。

  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常在酒中加入蛇、蚂蚁、蝎子等动物药材,取其活血、祛风湿的作用。《黄帝内经》记载,“年过四十,阴气自半。”由于大部分药酒都具有养阴、补阳的作用,所以中老年人喝药酒比较合适。

  2、阴虚火旺的人别喝人参酒

  药酒虽然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毕竟也是酒,属于燥热之品,不可过量饮用。孔令彪说,消化性溃疡病人、痛风患者、高血压病人、酒精过敏的人不适合饮酒,对药酒最好也退避三舍。没有酒量、一喝就醉的人当然也不能饮药酒。即便有一点酒量,喝药酒也得控制,以一天不超过100毫升为宜。由于药酒有一定刺激性,最好不要空腹喝,可配着饭菜饮用。

  即便是同一种药酒,也有人适合,有人不适合。以最常见的人参酒为例,气虚、怕冷、腰腿疼痛的人喝,就是“对症下酒”。阴虚火旺、有热相的人喝了反而加重病情,适得其反。

  假如长期饮用药酒,最好先请医生诊断病情,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药酒,用名贵中药材配制的药酒并不一定就能强身健体,喝药酒也得注意其适应症和禁忌症。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什么时候喝药酒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喝药酒我们就是要讲究时间的,而且我们也要注意有些人群是不适合喝药酒的,我们要好好的弄清楚的哦,不然可能会有很大的影响的。

频道推荐

常识饮食保健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