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一直以来,都有腊月初八喝粥的习俗,就是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里,喝一碗热腾腾的粥。起源关于腊八粥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有说是和佛祖成道有关,所以又称为“佛粥”。民国初年徐州诗人祁汉云诗中就曾提到:“欲为佛
一直以来,都有腊月初八喝粥的习俗,就是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里,喝一碗热腾腾的粥。
关于腊八粥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有说是和佛祖成道有关,所以又称为“佛粥”。民国初年徐州诗人祁汉云诗中就曾提到:“欲为佛粥呼狂魄,安得仙才主将坛”;也有说与朱元璋少时落魄经历有关。
总之传承到如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大多还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
古时的腊八粥,材料并不多,只有糯米和赤豆。
为什么要用赤豆,除了它健脾利湿的功效以外,还有些迷信的色彩。古时迷信认为“赤豆打鬼”,可以驱走那些让人生病的疫鬼。
尤其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赤小豆熬粥,可祛疫迎祥。因此,即使小孩子不喜欢吃,大人也得盛半碗让他喝。
而在江苏徐州,还流传下来一个奇怪的本地习俗:要喝别人家的腊八粥,说是这样身体才强健。
撇开迷信的成分不表,旧时各家粮食储备花样不多,腊八粥原料各自不同,和别人家交换食用,倒是能吃到多种粮食,营养更加全面。
到南宋时期,人们显然生活富足了不少,腊八粥已经不止一两种粮食了。
周密所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
再到后来,材料越加越多,讲究的人家甚至将腊八的原料分为“粮”和“果”两大类:粮类包括粳米、糯米、大麦米、玉米、小米、薏仁米、高粱米、绿豆、红豆等;果类有红枣、栗子、莲心、松子、榛子、白果、花生、莲子、桂圆、荔枝、龙眼、百合干……
再讲究点,腊八粥熬好后,粥面上还要撒上青红丝、糖渍橘子皮等。
材料说毕再说煮粥,这可是一项劳神费力的灶头活。在老北京人那里,腊月初七夜里就得起五更,先用硬火,再续小火。熬好的头锅粥,得祖先享用,二锅粥才供家人食用。
不过在广东地区,腊八粥这种细熬慢煮的习俗已不多见。要说到粥,广东人更青睐以细绵著称的生滚粥。
所谓生滚粥,即利用已熬好的粥底,再加入其他生的原料如瘦肉、猪肝等进行煮制。生滚粥的粥底是用江瑶柱、大地鱼或猪骨煲出来的白粥。
不管是街知巷闻的皮蛋瘦肉粥、状元及第粥、还是艇仔粥,其粥底都是这一整碗粥的关键。
而要做好粥底,窍门是火候要够,同时一定要随时搅拌以防糊底。
一般粥店将熬好的粥底放在一口大锅里,用极细的火保持温度;另外再开几个小灶,放入粥底和新鲜食材后,用砂锅猛火迅速滚成。较之熬煮好多个小时的腊八粥,这种做法可能更符合广东人对于食材“鲜”的追求。
寒冬里,吃碗热腾腾的腊八粥想必是极好的~
相关推荐:
今日腊八 来说说腊八粥里的“养生经”
吸烟有害健康!再不戒烟小心5种病找上门
年底快到了压力大 哪些人最爱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