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网/养生常识/饮食养生/四季养生/养生保健/养生人群/中医养生/运动养生/养生食材/养生菜谱/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 方剂大全 > > 正文

细菌性痢疾中药方剂

2018-01-18 13:19:21 来源: 养生文化网  点击: 标签:

导读: 中药处方(一)  【辨证】湿热之邪壅滞肠中,气血阻滞,传导失司。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方名】菌痢汤。  【组成】银花50克,黄连20克,白头翁50克,秦皮50克,大黄30克,炒地榆50

  中药处方(一)

  【辨证】湿热之邪壅滞肠中,气血阻滞,传导失司。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方名】菌痢汤。

  【组成】银花50克,黄连20克,白头翁50克,秦皮50克,大黄30克,炒地榆50克,乌梅50克,仙鹤草50克,山楂50克。

  【用法】上药加水浸透后,浓煎2次,收集药液500毫升置灌肠器中备用。每次灌入150-250毫升(液温以患者体温为宜),保留30分钟,每日2次,3天为1疗程。

  【出处】曾冲方。

细菌性痢疾中药

  中药处方(二)

  【辨证】湿热内蕴,外受暑邪。

  【治法】清热利湿,解暑止痢。

  【方名】参蛎三荷汤。

  【组成】党参31克,生牡蛎31克,荷叶15克,荷梗15克,荷叶蒂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崔宗汉方

  细菌性痢疾

  (一)传染源:菌痢病人及带菌者。其中非典型病人、慢性病人及带菌者由于症状轻或无症状而易被忽略,故在流行病学中的意义更大。

  (二)传播途径:病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直接或通过苍蝇污染食物、生活用品或手,经口使人感染;地震,战争,洪水等因素可致水源污染,而引起暴发流行。

  (三)易感者: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短暂而不稳定,且不同菌群及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但有交叉耐药,故易复发和重复感染。

  (四)流行特征:

  季节性∶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有明显季节性,夏秋季有利于苍蝇孳生及细菌繁殖,且人们喜食生冷食物,故夏秋季多发。

  发病年龄∶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中青年,此可能与活动范围大及接触病原菌机会较多有关。

  发病机制

  痢疾杆菌经口进入消化道后,在抵抗力较强的健康人可被胃酸大部分杀灭,即使有少量未被杀灭的病菌进入肠道,亦可通过正常肠道菌群的拮抗作用将其排斥。此外,在有些过去曾受感染或隐性感染的患者,其肠黏膜表面有对抗痢疾杆菌的特异性抗体(多属分泌性IgA),能排斥痢疾杆菌,使之不能吸附于肠黏膜表面,从而防止菌痢的发生。而当人体全身及局部抵抗力降低时,如一些慢性病、过度疲劳、暴饮暴食及消化道疾患等,即使感染小量病菌也容易发病。

  痢疾杆菌侵入肠黏膜上皮细胞后,先在上皮细胞内繁殖,然后通过基底膜侵入黏膜固有层,并在该处进一步繁殖,在其产生的毒素作用下,迅速引起炎症反应,其强度与固有层中的细菌数量成正比,肠上皮细胞坏死,形成溃疡。菌体内毒素吸收入血,引起全身毒血症。

  中毒性菌痢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特异性体质对细菌内毒素的超敏反应,产生儿茶酚胺等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引起急性微循环障碍、感染性休克、DIC等,导致重要脏器功能衰竭,以脑组织受累较重。

  潜伏期

  数小时至7日,平均1~2日。

  急性菌痢

  1、普通型(典型)

  (1)毒血症状:畏寒发热,全身不适

  (2)肠道症状:

  腹痛:便前加重、便后缓解,左下腹明显

  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10~20次/日,有里急后重

  体征:肠鸣音亢进,左下腹压痛

  2、轻型

  类似肠炎,症状轻,易漏诊、误诊。

  3、中毒型

  2~7岁儿童多见。全身症状重(以严重毒血症、休克、中毒性脑病为主)、肠道症状轻。

  按其临床表现之不同分3型:

  休克型 (周围循环衰竭型):主要表现为感染性休克。由于全身微血管痉挛,而有面色苍白、皮肤花斑、四肢肢端厥冷及紫绀,早期血压可正常,但亦可降低甚至测不出;脉搏细速甚至触不到。可伴有少尿或无尿及轻重不等之意识障碍,此型较常见。

  (2) 脑型(呼吸衰竭型):此型较严重,病死率高,以严重脑症状为主,由于脑血管痉挛引起脑缺血、缺氧、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严重者可发生脑疝。表现为烦躁不安、嗜睡、昏迷及抽搐,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亦可出现呼吸异常及呼吸衰竭。

  (3)混合型:具有以上两型的表现,为最凶险类型,病死率很高

  慢性菌痢

  指急性菌痢病程迁延超过2个月,病情未愈者,原因有:

  1、急性期未及时诊断或治疗不彻底、不适当;

  2、患者原有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或原有慢性疾病:肠道、胆道、寄生虫等;

  3、神经类型不稳定:有神经官能症。

  4、细菌菌型有关;福氏易耐药

频道推荐

常识饮食保健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