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古称“按蹻”。是医生用自己的手或上肢协助病人进行被动的运动的一种医疗方法。具有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抗病能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状态等作用。常用的手
伤科正骨手法。有端正或端复原位的含义。主要用于骨伤和关节移位、脱症,医者用一手或双手握住伤部下端之骨,准确地进行端正复位。
特点:
相对于西医骨科,具有下面特点:
1.功能复位,相对于“解剖复位”,更强调功能上尽量接近伤前标准。
2.“简、便、验、廉”,成本相对低廉,器械不是特别昂贵,对医生要求很高。
3.“动静结合”,注重功能康复。
历史:
从我国医学分科的演变,可以看出中医骨伤科发生和发展的变化。
在周代,医学分为四门:食医(营养医)、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和兽医。疡医又分为:肿疡、溃疡、金疡和折疡,而骨伤科就直接包含后两疡,同时前两疡(肿疡、溃疡)中如骨肿瘤和骨的慢性感染与骨伤科也是有关系的,看来古代的疡医主要是指骨伤科了。
隋代太医署曾将骨伤科的治疗和教学任务一度归于按摩科中,并一直延续至唐代,说明骨伤科已首次升入太医院的教学殿堂。
宋代分为九科,其中疮肿兼折疡和金镞兼书禁二科系属于骨伤科范畴。
元代十三科有正骨兼金镞科。
明代十一科中将接骨科改为正骨科,而除去金镞。
清代为分为正骨科和伤科。
民国后,南方称伤骨科,北方称骨伤科。新中国成立后,直至近十几年才统称为骨伤科。
相关著作:
《五十二病方》描述了“伤痉”临床表现,是破伤风最早记载;应用水银膏治疗外伤感染,是水银用于外伤科最早记载。
《肘后救卒方》最早记载了下颌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手法;记载用竹夹板固定。
《诸病源候论》提出清创四要:清创要早,清创要彻底,要正确分层缝合,要正确包扎。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伤科专著。
《世医得效方》记载了悬吊复位法用于治疗脊柱骨折。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骨伤科学方面教学及经验著作大量涌现。
中医骨伤科学与中医药学关系:
从起源看,根据文字及古物研究,骨伤科起源可能先于其它医学学科,长时期的医疗实践也为骨伤科形成和独立创造了条件,为骨伤科理论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从分类来看,中医骨伤科仍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过与其他内、外、妇、儿相比较,更具有其相对独立性。
因此,中医骨伤科学隶属于中医药学,属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受中医药理论体